如龙(1 / 2)

长安少年游 明月倾 3506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容皓走后,云岚大哭一场。

但明政殿一切如常。

政事太多了,光是处理完那些不能再拖的,也已经是月上中天。叶鸿最近常年留宿皇宫,等熬过这半年,就好过了。

看惯权谋的人,连对时间也迟钝了,只知道动辄以年计。肃清朝野要一年,等到灵活运转,如臂使指,又要一年,再加上边疆战事影响,恐怕还得加一年。

怪不得上次璇玑念诗,二十出头的人,念的是“世间万事付心灰”,年少时觉得一切都鲜艳可亲,春日明朗,夏日热烈,秋收冬藏,都是好风景。只过几年,心境完全不同,这一场好春天,御花园景色如画,连明政殿也开了一树好桃花,映着月光,灼灼如华,再疲倦的心也要为之一动。

但他只觉得心灰。

世人称他小叶相,登堂拜相,富贵荣华,连封王也指日可待,煊煊赫赫,他在其中,也多热闹。但散场后总觉得意兴阑珊,像少年时冒雨看花,回来伤了风,烧得整个人浑浑噩噩,吃什么都味如嚼蜡。

但那时候至少他喜欢的人还在身边。

情字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人心跳如擂鼓,也让人万念俱灰。大概叶家人情字上向来缘薄福浅,所以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双双心如死灰,困在这金玉宫闱中,满目是天下人羡慕的好东西,却只觉得了无生趣。

叶椋羽走下御阶,旁边宫女悄声路过,脸红如霞,他年少时也为这个得意过,不为什么,只是像只漂亮小孔雀炫耀自己的翎羽,世家女隔帘偷窥,掷果盈车,都是常见的事。就算现在叶大人早不是当年招摇模样,也能让人芳心暗许。

他路过那树桃花,不知道想到什么,又折返回去。

明政殿灯光明亮,年轻的皇帝陛下仍然在灯下看奏章,琉璃灯照得他鬓发如墨,怎么会有人穿得如此华贵,仍然郎朗如月。像金瓶插兰花,再繁华的红尘也无法浸染他分毫。

“忘了东西?”也许是他站得太久了,萧景衍抬起眼睛来,问了一句。

叶椋羽摇了摇头。

他丢失了自己心爱的少年郎,谁能帮他找回来呢?

他继续站着,萧景衍终于察觉了。

“下去吧。”他轻声道。

执灯的宫女都退了下去,多客气,到了这时候,也要为他留存体面。

叶椋羽想笑,但不知道为什么,却一点笑容也挤不出来。

“所以,就这样了?”他像是累极了,靠在雕花槅窗上,汝窑花瓶里的梅花该换了,这已经不是梅花的季节了。曾经一起同路过的少年,也只能走到这了。

萧景衍许久没回答。

“朕,”他说了一个字,然后停下了,道:“不是你的错。”

能得他一句改口,也算不枉了。虽然总是不够,叶家人,总是有始无终。最华丽的开头,最惨淡的收场。

“怎么会不是我的错呢?”他苦笑道。

当年坚持下去,也许是一死,也许有转机。这个“也许”日日夜夜地煎熬他,蜀地那六年,他一刻也忘不掉。

“最开始,我也以为是因为你放弃了,证明你不是对的那个人。”有着山岚般眼睛的青年安静地看着他,告诉他:“但是小言也走了,虽然是为敖霁,是为建功立业。”

他说:“你看,只要是小言,放弃我也原谅。”

用尽世间诗词,也无法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碎。原来人心痛到极致,真的是要呕血的,那血腥味就萦绕在喉头,像有什么锋利的东西梗在你胸口,只想一吐为快。

“我知道了。”

叶椋羽最终留存体面,还轻声劝他:“小言会回来的。”

“我知道。”萧景衍回答。

所以萧景衍没有追捕他,连云岚也不知道他怎么忍得住的,她不知道萧景衍比天下人都清楚权力的残酷,权力是世上最锋利的刃,越往下落,就越重,最终变成铺天盖地的乌云。他一句追捕,小言就会疲于奔命,历代帝王,不是没有逼死过自己喜欢的人的。

所以他用最大的克制,约束自己的权力。他甚至把那个属于萧景衍的自己都藏了起来,只做大周的皇帝。不动一丝情绪,不去想小言现在会在哪里,会经历哪种危险。像沉入深渊的龙,周身竖起坚硬鳞片,只等待一个日期。

如果不这样,自己如何熬到他回来。

-

“再往前走,就快到幽州地界了,到那就不怕了。”领路的向导是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本来是跑马帮的,战事起了之后马帮也散了,现在充当向导,在驿站揽活,连驿站的小吏也说他最可靠。

“容大人,再赶十里路,就到了乌山镇了,我们在那休息一晚,明天到幽州。”说话的袁盛本身是行伍老兵,在南疆伤了腿,打不了仗了,还有一家老小要养,这次出使西戎,容皓让他领队,倒也老成持重,向导老头也是他找来的。

边疆形势混乱,看地图上清晰的边界线,远远想不到这里其实根本没有明确的领地,一个小镇都能一天内易主几次,何况这大片人烟罕至的荒野。

他们只有百来个官兵护送,一路上只得避开交战的区域,前往幽州,再与西戎人谈交换战死将士遗体的事。

好在蒙苍死后,西戎也暂时沉寂下来,已经有个把月没有打过大规模战役了。

众人翻过一个小山头,在河边饮马,就地修整,准备趁夕阳落下前一口气赶到乌山镇。容皓也下了马车,在河边看见边疆苍茫的落日,一如边塞诗中的气概。

最开始反应过来的,还是那个跑过马帮的向导老头。

“不好!”他本来在灌牛皮水袋,忽然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了听,顿时弹了起来:“快走!有骑兵过来了!”

顿时兵荒马乱,跟着容皓从京中出发的几十个小官吏和上百护送的官兵都吓得不轻,牵马的牵马,捆行李的捆行李,几个本该发配戴罪立功的晋派官员更是吓得可怜,手忙脚乱往马上爬,平时养尊处优,一个个溜光滚圆,越急切越爬不上,摔了个底朝天。

其实就算他们反应过来,也是跑不掉的。

西戎人出现的时候,最开始只是马蹄踏碎的泥土和青草气味,然后才看见山坡上亮出一杆旗帜来,容皓第一次看见练得这样齐整的士兵,像是一条黑线一般展开,出现在了山坡上。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传言中的西戎铁骑,每一个都像一座塔,骑在披甲的马上。好在铁兀塔数量并不多,上千人的队伍里只有一百来骑,其余人都是轻甲骏马,穿着华丽的西戎袍子。不知道谁一声唿哨,这些西戎人从山坡上冲了下来,把他们这支小队伍团团围在中间。

连他们的马也怕西戎马,不安地聚在一起,原地踱步,几个晋派官员更是吓得瑟瑟发抖。这些西戎蛮子倒是不急着杀人,只是围着他们,带着点嘲弄的意思围着他们看,有人还故意打着马围着他们飞跑,看他们被吓懵的样子,哈哈大笑。

这场景让人想起猫戏耍猎物,时不时来一爪子。这些西戎蛮子看见有人被吓得腿软,顿时大笑起来,用西戎话粗野地交谈着,还有人朝他们扔东西。

“容大人。”袁盛担忧地看着他,他很清楚这穿着锦衣的青年的身份,也知道他身上那领青狐肷就比整个队伍都来得贵重,他不该出现在这里的。

容皓果然吸引了西戎人的兴趣,他整个人就是京都贵族子弟的样子,和塞上的粗犷完全不同。尤其这皮肤白皙五官俊秀的年轻官员还这样傲气地骑在马上,十分平静地打量着着他们。

有个西戎将官似乎嚷了一句什么,其余士兵都用西戎话附和着,但并没动武,而是分开了阵型,让出一条路来。

出来的铁骑浑身披甲,连马也比人高出一截,尤其领头的人,脸上带着个狰狞的狼神面具。那些西戎士兵似乎都怕他,都安静了下来。

他用西戎话说了句什么,西戎人又兴奋地嚷起来,有人一鞭子下去,把呼车的士兵打落下来,其余人一拥而上,连马车带行李全部牵走了。掠夺才是他们的本行,十分熟练,抢得人仰马翻,鸡犬不宁。更有甚者,还抓起几个晋派官员,要绑票的样子。

容皓本来骑在马上,也被人一把拎起来,横放在马背上。

容大人是不怕的,不过这西戎马也太颠簸了点。他被带着一路翻山越河,连骨头都摇散了架,好容易停下来,天已经黑透了,他被摇得七荤八素,还被扔到地上,站都站不起来。

好在这地方还算像样,不像书中写的那帮野蛮,至少还是个营帐,地上也铺了地毯。

容皓好不容易爬了起来,一只手伸过来,拎住他的衣领,把他按在营帐内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