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1)(2 / 2)

长生计划 噶是小和 1410 字 2023-01-06

这一菱形事物,这么眼熟,正是那柄巨剑的碎片之一,上面还有那个人首蛇身剪影纹章的一部分。

巨剑碎裂后,跌落到海水中。在这里湿蛟用了夸张的手法,碎片跌落的过程中,海水沸腾,海草疯长,海洋生物成群结队围绕碎片,浩浩荡荡护送碎片,最后一幕,则是碎片落到海底,化为一座人首蛇身的女子雕像。

第二幕结束。

众人看完,已经不知道往地下走了多深,也不知道这根擎天玉柱,跟金箍棒似的,到底还有多久到头。湿蛟文明的起源倒是挺有意思。

“基本上每一个民族的起源,都离不开斗争,每一个民族的兴起,都伴随着资源的抢夺,我们也有炎黄战蚩尤,湿蛟就是那个持剑湿蛟战巨人。”

而我一路走来,隐隐想到了一些什么,“恐怕,刚刚那个持剑的人首蛇身雕塑,不是湿蛟,他的剑碎裂后,其中一部分化为湿蛟之母,这才是第一只湿蛟。”

“那那个人首蛇身是谁。”白夜问。

“人类的传说中,也有人首蛇身的形象啊,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而且,刚刚那个无头的巨人,你难道不觉得很熟悉吗。“我问宁三。

“巨人地窥。”宁三说。

没错,地窥的形象太过突出,由不得我们记不起来。

《北岭荒史》记载,地窥由黄帝斩杀,想到这个我就头疼。可黄帝是黄帝,黄帝是人文初祖,他是长着两条胳膊腿儿的人啊,怎么可能如刚刚所看到的是一名人首蛇身的形象呢。但是和湿蛟文明的遗迹比起来,一部成书于北魏时期的《北岭荒史》自然可信度要低了不止一点点。

“那这个人首蛇身的持剑男子,有没有可能是伏羲?“宁三说。

说起伏羲,就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国的远古史实在比较混乱,人物太多,传说也太多太杂。主要是不同地区的文明相互融合,传说也相互融合的结果,原本的历史面貌就逐渐模糊。

而且一谈起远古史,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神话化,而正史又要采纳远古传说中的一些人物写入正史,就造成了这些人物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同时期的典籍有不同的说法。

就说三皇五帝,大多数人并不能完整讲出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几位,又分别存在于哪些时期,三皇五帝与尧舜禹的先后关系包含关系又是怎样的,仅仅依靠常识,会显得很模糊。

三皇五帝的说法,搭配起来有十五种,分别来自《尚书》《大戴礼记》等七本古籍,现今采信,或者说采用的是,三皇是良渚文化的九位首领中的三位,指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这九位首领以天皇氏始,以蚩尤止,均以风为姓,统称为九皇。九皇中的最后一位蚩尤被炎黄联盟打败以后,良渚文明的主视角结束,五帝的部落联盟时期进入历史的视野。

五帝为黄帝、帝喾、颛顼、尧、舜,五帝皆为黄帝一脉,是启建立夏之前,八名部落联盟首领之中的五位,跨越年代并不久远,基本上算是一棒接一棒。

也就是说,从良渚文化的九位中挑三位,是为三皇,部落联盟打败良渚文化后,从联盟时期的八位中挑五位,是为五帝。这两个时期,一共一十七位首领人物,存在时间是距今四千年到五千年之间。一种说法即符合正史年代,也尽力囊括神话脉络,殊为不易。

如果说黄帝斩杀地窥而有湿蛟,时间上显然对不上,毕竟湿蛟的起源是几十万年前,地质运动活生生摆在这里了。如果说是伏羲斩杀地窥而有湿蛟,倒有可能一些。

用正史观去看伏羲和女娲,去神话化,那么他们在历史上的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400-2370年,距今不到五千年,而且是与女娲先后在位,作为良渚文化的首领存在。他们前面就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接班的人就是蚩尤、皇帝,全都是距今几千年,距离夏代不远的人物。

但是如果用神话的视角去看伏羲氏与女娲氏,二者都是人首蛇身,前者一画开天,万物始祖,后者聚土造人,炼石补天,挤掉水分,至少也得是距今百万年的人物。用正史来看不可信,但是对应湿蛟留下来的遗迹,似乎是可信的。

伏羲氏斩杀地窥,伏羲剑碎裂而有湿蛟一族。

这么说来,湿蛟与地窥竟然还颇有渊源。而且他们在人类面前也没什么好横的,摆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谱,大家不都是一个祖宗吗。(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