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内阁会议(1 / 1)

夜幕下的书房,曹安民只请了几人前来议事。“诸卿,南唐是时候要解决了!”圣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场的内阁几位大臣,脸色皆是一震。“陛下,此时出师,师出无名啊!南唐虽然割据一方,但一直以来都奉我们为上国,率性讨伐,不符合大国之风范。况且,南唐国内并未有任何变故,君臣一体,若是强攻,恐不能胜,望陛下三思。”老谋持国的贾诩率先反对道。“贾阁说得也是不假,诸位如何看?”曹安民并未急着下结论,而是把皮球提给了旁边的几人。“臣认为,南唐确实为我们的大敌,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可灭。这数年间,虽然我大齐未曾和南唐交手,但南唐的军力确实不容小觑。尤其从去年开始,他们在建康、夏口和秭归等地纷纷重兵把守,并派良将监视我军的一举一动,可见南唐归顺之心不过是嘴上的把戏。但如今的唐国国力正属于上升期,如果强攻,我们的损失也会不小。故臣认为,当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曹安民看着面色红润的郭嘉,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那奉孝认为,如何攻心?”“陛下可知伍子胥伐楚?当初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出兵伐楚。楚强,而吴弱。纵然倾尽吴国,恐怕也难以战胜强大的楚国。故而,伍子胥建议应该要养精蓄锐,找准时机再攻打。并且使用了疲楚的计策,连续六年都在秋收左右发兵攻伐楚国。焚毁楚国的稻田,待楚国大军到来之际,又仓皇逃窜。如今我们正可效仿!”自古征战用疲兵之策,往往是处于两国国力为出发点,强国以国力为支撑迫使弱国因为弹尽粮绝而战败。而疲兵之策,能不能成效还未可知。但长时间消耗战之下,对于齐国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奉孝之计虽好,但有些过缓!”曹安民连续否定了两人,其他几人就更没有继续言语。内阁五人之中,姚广孝作为首辅,堪称朝臣之首,但越是如此,他越是小心谨慎,让人捉摸不透。曹安民的目光瞟到了姚广孝的身上。后者心领神会,施礼道:“臣愚钝,暂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陛下还是先问问其他同僚。”曹安民并没有生气,而是将目光转向旁边的李绩。之前夜谈,李绩已经说明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甚至已经有了进言。但眼下,是内阁会议,李绩作为内阁之中能征善战的猛将,若是不直言的话,确实有些不合适。“臣李绩认为,南唐与我大齐都处在一个国力上升阶段。对于我们来说眼下不宜开战,对于南唐来说,眼下更不宜开战!但我大齐占据天下大半,眼下若是坐视南唐不断发展,迟早会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故而,臣认为,我们非但不仅仅要战,而且应该是发倾国之兵一战而定天下!”李绩的豪言壮语,顿时让周围的几个同僚也是热血沸腾。这就是大齐的实力,坐拥天下大半,凌驾于汉唐两国之上,执天下牛耳,消灭他国,不过是自己举手抬足间就能办到。曹安民满意的点点头,内阁五人就剩一个王猛。“景略认为呢?”王猛治国之才,深受满朝众人的好感。齐国人才济济,后辈更是层出不穷,但却也少见如此人物。真的形容的话,一句经天纬地之才恐怕还有些笼统。但上马能征战,下马能治国的臣子,纵观齐国境内,恐怕也只有王猛一人能堪如此评价。如今曹安民询问于他,想要推脱必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王猛稍加思索说道:“贾公和郭公所言皆是合情合理,只不过臣下认为诸公需要谨记养虎为患!如今的南唐国力不断增长,必然会成为我们日后大患,若是纵容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必然难以控制。臣认为,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结束通商。臣执掌尚书台的时候,曾大致统计过,我们和当初的越国,以及如今的南唐通商,基本上控制了南唐境内的一切经济命脉。若是我们停止通商,南唐需要的大量物资,就连食盐都会出现问题!”王猛说到这里也是越发的激动。“诸公也知道,盐这个东西,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贵族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件。若是没有的话,任何人都难以生存下去。而我们只要断绝了南唐的供需,不虚一个月,南唐必将出现动乱。纵然南唐国内尽皆贤臣,想要在段时间之内扭转局势也是极其困难。而我们则可以抓住时机,快速出兵,定能横扫江南。”旁边的贾诩和郭嘉闻言脸上皆是惊讶的神色。“这通商之举真的可以控制他国命脉?”郭嘉有些不太相信。自己虽然一直没有直接治政。但靠着商业灭掉一国,这等策略确实有些太匪夷所思。若是如此,这时间一统何必打打杀杀。“诸公可还记得陛下当初发行的国债?”一提国债,在场的几人顿时眼前一亮。当初曹安民强烈要求发行的东西,没想到数年之后,确实是让人叹为观止。“陛下,臣认为,眼下当务之急需要先废除国债!”王猛再次进言。众人闻言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国债在齐国到不算什么,纵然废除也影响不了齐国的经济。毕竟齐国百姓所用的货币并不是债券,而是铜钱和金银。但对于南唐来说,一旦废除,这可就是灭顶之灾。齐国的商队,每年大肆行走于两国之间,南唐大量的铜钱和金银全部换成了国债。现在无论是上层世族皇家,还是下层黎民百姓手中全部都持有国债。若是全部变成纸,那结果实在是难以想象。“卿此言,正合我意!今晚议事,无论是景略之言,还是贾公和奉孝之言都是合情合理,都是为了我大齐的江山考虑。结合诸公所想,朕决定,召集六部会议,即刻先行废除国债。”“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