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深圳之后,对城市的看法稍有改观。深圳也算平坦,街广路宽,环境也算可以。于是便开始相信,还是有比厦门好的地方。</p>
此前,对深圳有一些成见:比如它的快节奏,我这懒散的人就不大喜欢;比如关于它的治安的负面传闻,就让人难免胆战心惊。看过它的建筑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特色可言。我自爱可人的厦门,虽然深圳也使我心动过。</p>
曾经,去过合肥。它的一些新区倒也过得去,但整体印象平平。</p>
昨天,去了扬州;今天,就有些留恋。虽然心中的厦门仍在,可眼前的扬州也让人顿生欢喜。</p>
(三)</p>
昨天,才知道,扬州和厦门一样,也是“世界人居奖”的城市之一。</p>
中国自评的奖项,大家或许常常会疑心它里面的水分。外国的奖项,人们倒是常常会信它三、五分。这倒不是崇洋,亦非媚外。只是因为人家的制度比较健全,这就使得许多人在非正常利益面前不敢伸手。或许,从本质上说,他们不见得就比中国人清廉多少,只是律令之剑常悬顶上,制度在约束人而已。</p>
先说说我对厦门和扬州的定位,这定位自颜色始。</p>
厦门大学屋顶的橙红瓦,我自认是厦门的代表色。当然,厦门其它的颜色也不少,但在我,是把橙红引领的浅色做了厦门的颜色来看的。</p>
有位先生曾说,他不喜欢厦门大学,不说别的,就连建筑的颜色都让人觉得浮躁。他说他喜欢南京大学,那古朴的青瓦蓝砖一看就像做学问的地方。</p>
人活着,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得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不能拿了别人的想法作我的主张,心中不加半点思索。尽管那位先生后来红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但他的见解并没有影响到我。南京也许真有她的古朴宁静,但厦门却不见得就因为色彩而浮躁。</p>
厦门是有活力的厦门,是樱唇待吻的少女。因为年轻,所以橙红引领的浅色调正好是对她量身定做的颜色。这浅色调,配以厦门四季常开、四季常新的花,配以厦门四季长绿的草木,正是厦门的青春朝气所在。</p>
扬州,我只有一面之缘。这一面之缘便让我印象深刻。古人有“倾盖如故”之语,我与扬州,或可用此语界说。厦门的颜色是橙红引领的浅色调,扬州的颜色是瓦蓝代表的深色调;厦门是樱唇待吻的青春少女,扬州是风姿绰约的优雅少妇。</p>
(四)</p>
厦门的青春活力,正如少女,以朝气为资本,让我这自觉老去的人有些压抑。厦门岛内,人多地少,繁华地段的路窄,建筑物高大,行走其间,压抑感顿生。这些,正如用年轻的气势而咄咄逼人的刁蛮而又不失可爱少女。</p>
扬州就不一样了,繁华地段,楼高不过六、七层,路面、街道宽广,行人稀少,正如气质淡雅的妇人,少了少女的任性,以优雅的姿态示人。</p>
扬州的美,不仅在于外形,更在于气质。它的建筑规划比较统一,对建筑的高度要求很严格,小高层、高层几乎没有;建筑外观的设计,要么是徽派的民居风格,要么是西洋与中国古建筑的结合,有点像西安古城内的建筑风格,但少了西安皇宫大家和贵族的血统。若以女子来比拟,西安是雍荣华贵的宫廷丽人,扬州则是江南读书人家的主妇。</p>
我曾说:希望在江南的某个园林中有我的书斋,夜夜读书,有红袖添香。</p>
读书江南似乎已不大可能,读书在我,也是很遥远的梦了。那个梦想中伴我的红袖,至今也不曾出现。人间烟火,是洗去脂粉的脸。这一切,只是让华美的梦想点缀现实的人生罢了。</p>
假若厦门真是爱人,那扬州真可扮那添香的红袖了。</p>
(五)</p>
爱过之后,再爱的能力并不会消失,只是看你能不能碰到更优秀、更合意的。</p>
对厦门,依然深爱着,对扬州,也动了心。动心归动心,但并不见得就会怎样。我还会回到厦门,继续我的生活,继续欣赏厦门。</p>
也许,我会一辈子都在厦门生活;也许,我又会漂泊到别的城市。我想,无论到哪儿,对厦门的爱不会改变。</p>
假如永留厦门,我想,偶尔我也会想起扬州,想起扬州的秋日:低矮的楼房错落有致;仿古的、徽派的建筑高雅华贵;深蓝的色彩底蕴含蓄;各种草木和城市的色调融为一体……</p>
对城市的爱,简单……</p>
后记</p>
这一阵子在镇江,虽然对厦门很是怀念,但并没有游子思乡的情愫。像我这样漂泊无依的人,无论在哪个城市,都不过是过客而已。</p>
哪里都有山,哪里都有水,为什么只有故乡的山水才让许多人深深感触呢?说白了,还不是一个“情”字;情字说到底,还不是人。怀乡,思故里,其实只是怀人。</p>
厦门,没有家,对我,仍然是漂泊;再怎么爱,在我,也不过是一厢情愿。</p>
不留恋眼前,走到哪里都是天;不固守家园,漂到何处都有岸。</p>
且走且说吧</p>
(全文结束)</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