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卿斜了苏横一眼,道:“很快护卫队就成立了,这里的护卫队,那就是军队,在军队里要严肃、认真、团结、紧张,容不得任何人嬉闹,这就是纪律!”
“是!”苏横艰难地站直身子,右手五指并拢置于额前敬礼道:“排长!”
立定、稍息、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这些基础动作,大部分人已经掌握,只不过动作非常不标准。齐步走、踏步走、跑步走、喊口号,只有大约三十人能够掌握行走时的队形。不管怎么说,这些基础动作已经不需要姬国卿亲自指挥了,交给别人去做就行。
西秦岭山的春天温差很大,早上起来还冷呵呵的,到了中午就感觉有些小热了。水渠主干道已经通水,不少麦田能够浇水。剩下的就是每块麦田之间的支路水渠,这些工作就交给农户自己了。谁家的地需要浇水,就挖支路小水渠从主水渠上引水到自己地头。田地里,到处都是人,大部分忙着浇地,还有少部分在挖支路水渠。西汉水河上游和下游河滩地上,不少人在搬石头堆积堤坝,开垦新的耕地。有的新垦田地里已经种上了芝麻、大豆、豌豆和谷子。
在另一个时代,姬国卿知道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夏季,小麦成熟后种玉米,秋季玉米成熟后种小麦,可保一年两季收成。如今这时代,玉米可能仅在福建沿海一带有种植,其他地方还没有出现玉米的身影。另外,在福建沿海一带,还有红薯、土豆、辣椒甚至番茄,这些东西弄到北方后,很快就会成为主要作物之一,可惜如今连影儿都没见到。除了这些,姬国卿知道历史上好像明初就有了花生,按理说这二百年来,花生应该遍布了全国,可是西汉水庄这一带仍没见到花生的影子。
没有这些作物,麦熟之后,就绝对不能让地荒着,必须种些其他的庄稼。
由于不懂科学,也没有化肥可用。西秦岭山这一带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一年只种一季作物比如小麦成熟后就让土地闲置,直到秋季再种小麦。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原因就是土地的肥力跟不上,条件不允许一年种两季。
对科学知识稍微了解一些的姬国卿,自然不会让这些土地闲着。等到小麦成熟后,完全可以在小麦地里继续种大豆。大豆的根系可以储存氮,只要收大豆时把根留在土地,就等于在土地里留下了许多的氮。而这些大豆根系上的氮,正好是小麦等作物喜欢的氮肥来源。因此,自从掌控了王家大宅后,姬国卿只是让人把很小的一部分大豆当做粮食给分了下去,剩下的大部分大豆都留着作种,等待小麦收割后直接在麦田种植大豆。
大豆,是农耕民族找到的可以媲美肉食的作物,肉食中含有的很多蛋白和氨基酸,大豆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另外,大豆衍生的食品种类很多,味道也属上乘,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作物。
西汉水庄的已耕土地全部分包到户,河床两侧可以开垦的也在不断开垦着,新垦的土地,需要分给种子进行播种。另外,不断有人前来投奔,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的消耗就更大。刘猪娃送来的一车粮食,里面有小米、小麦和部分豆类,暂时可以解决西汉水庄七百人约三到五天的吃饭问题。粮食缺口这么大,到麦熟之前,最少还需要二十车粮食,这也是建立在人口不再增加的基础上。
不管西汉水庄这台机器能运作多久,眼下必须使之正常运转。
姬国卿将训练任务交给点名的六个人负责后,自己来到了土改处。
土地改革分配工作已经完毕,剩下的只是供给那些垦荒之人的种子。灌溉水渠主干道也已经完毕,剩下的支流都交给了拥有田地的百姓自己去挖。修路,只是修通西汉水庄通往河水东南大片土地之间的通道,便于牛车通行,此工程早在三天前就结束了。建房,还在继续,这也是唯一一处需要土改处提供粮食给劳动者的一项支出。如果不断有人口涌入,就需要不断地建房,土改处就要不断地提供粮食。土改处的粮食已经不多,以后不能再这样了,需要商议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
来到土改处后,姬国卿召集了主任二哥,教书先生姐姐姬慧卿,单身汉代表张同枢、王本固,有家室农户代表李应发、刘丰茂,外来逃难人代表甘祥、胡有德,连自己共九人齐聚一堂。
姬国卿开门见山道:“今日,再次召集大家,想讨论六个问题。第一,西汉水庄今日成立土改护卫队,还保留之前的土改处和治安处。第二,西汉水庄麦熟之前不再接纳新来的,现有需要的房建工程完毕后,土改处不再负责村子百姓的房建工作。第三,西汉水庄的所有银钱和粮食作为共有资产,不经护卫队、土改处联名同意,任何人不得动用公用物资。第四,西汉水庄土改处成立粮食供应销售店,从今以后,凡是没粮食吃的人,都可以到销售店购买粮食。第五,护卫队以后外出公干,缴获钱粮不再尽数交给土改处,而是需要留下一部分用以养兵。第六,西汉水庄要建立一套涵盖面更广一些的规矩,成立专门机构来维护这个规矩。针对这样六个问题,大伙儿都来讨论一下,具体细节怎么制定吧。”
王本固早就耐不住道:“班长……”
“不,”姬国卿肃然道:“自今日起,我称谓变为排长,这事刚才遗漏了。”
“排长?”王本固不解道:“排长是什么官职?”(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