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汉中造怎么能跟革命区造相比?
在革命区现在的兵工厂,全部的员工算在内,达到了八千二百多人。
八千多人,每个月才只能制造出二百四十多支火.枪,一千三百多颗手榴弹,十三门虎威二号,九十多发炮弹。
工作效率如此低下,就是因为“质检员”的严格把关,任何有瑕疵的产品,都不合格,必须回炉重造。
正是因为革命区兵工厂的严格质量把关,才造就革命军火器的精良非凡。
姬国卿是为兵工厂出了不少点子,让兵工厂的研发少走了很多弯路。
但是,能制作出精良的武器,就跟姬国卿关系不是太大了。
一道道的把关验收,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实验、总结,精益求精的要求,是革命区兵工厂乃至姬家、曹家等私营企业的核心。
外观,可以随便模仿,关键是想阻止根本无法做到。
核心的东西,任何人都无法获得,这也是姬国卿答应“出口”给贺珍钢铁、铅铜,让贺珍大肆制造火.枪火炮的原因。
姬国卿知道,就算自己对技术封锁做到极致,这个时代也不乏机械、冶炼方面的大师,他们只需要见到了革命区火器的外观,就基本上能够仿造出来。
除非,姬国卿将天下所有能工巧匠都弄到革命区来。
比如说在汉中为贺珍仿造枪炮的蔡怀礼,初始水平就比董庭扬高。如果将蔡怀礼聘请到革命区,学习了革命区的先进理论知识,并得到姬国卿指点后,董庭扬只能是望其(蔡怀礼)项背了。
显然,这暂时是不可能的。
既然无法杜绝让他人制造火.枪火炮,更无法让许多的“工程师”都到革命区来。那么,何不敞开胸怀,大大方方地帮助他人制造火器?
革命军靠的是火器致胜,刀枪骑射功夫跟人家不能比。
如果让他人都学着革命军重视起火器来,他们的火器制造又不如革命区,那不是让他人扬短避长,放弃了自己优势项目,选择了自己劣势项目吗?
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与不对,反正姬国卿是这么想的。
贺珍不但得到了关中多方的响应和支持,而且还制造出了自己的火.枪和火炮手榴弹,除了手榴弹杀伤效果不尽如人意外,火.枪和火炮都还比较不错。
在关中作战的汉中军,没有体会到汉中造火器的威力,贺珍的亲随军算是见识了汉中造火器的不凡之处来。
别的不说,单单是从革命区“进口”的钢铁就不是其他地方精铁所能比的。
锻打、浇铸等,不管怎么折腾,革命区冶炼的钢铁都堪称极为上乘。
打造出的枪管,即便是厚薄不一,试射了超过六十次才出现裂痕。
这在之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虽然从革命区购买的精铁比江南、四川的贵一倍,但是其效果比江南和四川产的精铁好上五倍以上。
怪不得传闻革命军的火器多么多么精良,单从精铁冶炼上面,革命区工匠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