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苏琼听了有点咋舌,上次在里长家中听见他淡淡地告诉李婶子,李金花若是回来要注意一下,本来还以为是里长顾虑村民的口风,没想到竟然是里长自己也有点害怕这种言论。
不过听王二贵说出来的事情,金花婶子运气不太好,竟然因为她后娘带来的那两个道士和尚,就把后来村子里头发生的坏事情都怪罪到金花婶子身上。
“里长似乎不是这样的人啊~”苏琼开口,她看向王二贵,“你这些都是从哪里听说的,我不信里长会和你说这样的话。”
王二贵挠头,笑道。
“的确不是里长说的,是村子里头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婆说的,她看见我给李金花盖房子就嘀嘀咕咕的,我听了一耳朵。”
苏琼点头,询问道。
“那说话的老太婆多大年纪了?说话可信吗?”
"应该可信吧,那老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神志不清,可对于当年的事情还有印象,我说出去给金花婶子盖院子,她就一直制止我,说李金花命不好,当年克死了不少人,因为这个原因,那些意外死去的人家属迁怒,当年联合村子里面许多人不让李金花回来,可现在又十来年过去了,迁怒金花婶子的那么人早就一一去世,也因此里长才松了口风让李金花回来。"
王二贵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而现在村子里面的大多数人当年还年轻,他们对于这种说法是不相信的,只不过碍于长辈的要求或者强硬阻碍,所以才没有站在金花婶子那边。而等到当年的长辈一一去世,她们这十来年来又一直受到金花婶子的照顾,所以应当也不会阻止金花婶子回到村子居住。”
苏琼觉得王二贵说德有道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金花婶子回来后那么多年来一直很照顾村子里面的人,即便自己生活富裕也没有瞧不起他们。就是看在这往日的情分上,他们也很不该阻碍金花婶子回来。
里长之所以要金花婶子自己注意一下和村里面人的关系,一恐怕是担心有搅屎精把当年的事情拿出来胡说八道,让大家脸面都不好看。而也是怕李金花心里有疙瘩,会被村子里面有的人给气到。
不过这到底是旁人家的事情,就苏琼接触李金花的这几次来看,金花婶子是个脾气再不过温和的人了,虽然身上有点秘密,可这秘密却不碍旁人什么事情。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苏琼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起来,把带去县城的栗子和柴火搬到牛车上,苏琼和前几天一样自己去了县城。不过不同于第一天大家对于栗子都新鲜,两天之后,县城的人明显接受了栗子的存在,把这当成了寻常物。
这炒栗子就和瓜子一样经常有人买回家去请一院子的人一块吃。
热度降下来了,苏琼的疲惫程度也跟着少了,虽然赚的钱不如第一天多,可每天大概也能维持到三四两左右。
这几天村子里面大多数都忙完了家中的农活,开始把麦子扬在院子里面摊晒,王大富家的田地较村人更多,因此不得已雇佣了村子里面其他的人一块去割麦子。
听说帮着王大富家割麦子每天能够拿到十五个铜板子。
与此同时,大家都知道了李金花要回来居住的消息,少不得有人细细碎碎地把当年的事情说出来当个笑话听,可大多数人当年都知道李金花是无辜的,她再怎么命硬也硬不到别人家去,都把这件事情过了耳朵就不再说了。
加上李婶子特意买了点糖果分给大家说是李金花用来庆祝盖院子的小礼物,得孩子心者得天下,就连孩子都说金花婶子大方人好,谁还会提起当年的事情来,没得引起大家白眼。
有一日快要到晌午的时候,苏琼已经准备着收拾东西回家睡午觉了,迎面却过来一个穿着七成新衣服的妇孺,苏琼定睛一看,这人竟然是许久未见的金花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