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检的印象里,从大明到欧洲的航线无非就是一路向南,从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后驶入印度洋,横跨浩瀚无边的印度洋后进入红海,然后行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到达目的地。
虽然整个航行距离遥远,但好像也不用花费一年的时间吧。
但是刚才脑海中突然闪过的一个念头,让他顿时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自己的认知出现了重大错漏。
那条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的重要航道——苏伊士运河,还要在两百年后才能贯通,现在联通欧亚的所有船队,都要绕道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然后折而往北才能抵达欧洲。
这一绕,就要多航行四千海里以上,相当于多走了八千到一万公里。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东西方的往来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险。
要不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前将苏伊士运河打通呢?
这个念头在朱由检的脑海中跳出来之后,随即迅速开始蔓延生长,并且再也无法剥离出去。
这条运河的战略意义太重大了。
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每年约有十八万艘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运河。
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七成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近两成。
在世界上适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
对于拥有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埃及来说,这条运河更是本国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
单单是每天过往船舶的通行费,每天都会给埃及政府带来两百万美元的收入。
算下来一年就是七亿美金,而且这笔巨额资金就像往兜里划拉那样简单省力。
如果再加上引水费和航标使用费,每年下来的收入总计达贰拾亿美金。
但是如果想提前实施这一浩大的战略工程,并且想从中获取巨大利益,那就首先要将埃及变成大明的殖民地才可以。
目前的大明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社会主流中也不具备这样的思维。
只有等到大明上下从用武力获取利益中尝到了甜头后,到时候无论做什么,或许都会水到渠成。
还是要尽快让大明富强起来,才能需要什么就能去获取什么。
这个时期奥斯曼帝国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大明的官军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奥斯曼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
其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
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依照奥斯曼帝国现有的领土,可以随时动员超过两百万人的军队。
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战军队,是第一个使用火枪和加农炮的军队。
在当年围攻君士坦丁堡时,奥斯曼人开始使用猎鹰,那是一种短阔的加农炮。高速、高机动性的轻骑兵使用弓箭、短剑骑在土库曼斯坦马及阿拉伯马上作战,不携重甲,强大、纪律严明的重骑兵人马皆披重铠,在最关键时向敌军发动强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