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1章 按部就班(1 / 2)

听到入塞的建虏兵分两路,总兵力将近十七万,虏酋黄太吉亲自领兵之后,殿中群臣都是色变,十七万,可能是有史以来,建虏最大规模的一次入塞了,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建虏第一次入塞之时,总兵力不过六万,这些年是一次比一次兵多了。

“一,渡海攻击的人马立刻渡海,对建虏展开攻击,切断建虏的粮路,对建虏施以以牙还牙的报复,驻守山海关和宁远的边军坚守为主,不论京畿战况如何,都不可轻易救援!”

朱慈烺和现任的兵部尚书冯元飚商议过无数次,他不止一次的强调,绝不可随建虏起舞,调孙传庭和左良玉的兵马勤王,不说耗费钱财,最主要的是,调派孙传庭和左良玉会影响了朝廷的剿匪大计,给流贼喘息机会,而这,正是黄太吉所希望的。

“五,大同边军移防宣府,大同总兵姜镶率领麾下可以调动的兵马,全部调宣府,不过却不用驰援京师,而是要在宣府按兵不动,视建虏的下一步,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在建虏攻击京师、京师危急的情况下,大同兵和宣府兵才要一起驰援。”

这话不止是对崇祯帝,也是对殿中群臣所说,虽然胜败还未知,但他一定要对群臣灌输胜利在我的信心。

现在大明最缺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兵马,而是时间,建虏入塞突然,运河防线的准备还没有完全铺开和完成,不需要多,只要建虏能在三河城下停顿两到三天,给大明一定的调兵和布置时间,运河防线的稳固程度就会大大提高,别的不说,只运河水位就能上升一到两米。

朱慈烺肯定回答。

“七,严令各地,必须善待入城躲避的百姓,解决吃饭,防火和瘟疫问题,但有懈怠者,朝廷必严惩不贷!”

朱慈烺原本以为,有过己巳之变,援兵变成流贼的教训之后,朝中重臣应该有所顿悟,但却没有想到,他们却依然不知道吸取过往的教训,依然奢望两千里之外的兵马能缓解京师的燃眉之急,简直糊涂。不说现在,就是前世里的科技时代,有高铁飞机,要从两千里之外调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现在呢?

朱慈烺拱手,朗声高言。

崇祯帝微微点头,周延儒说的四平八稳,不过却甚合他的心意,他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运河防线虽然重要,但京师防务却也是不能放松的,崇祯二年,建虏兵临城下,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他绝不能允许那种情况再发生,因此,京师的兵力必须加强。

和冯元飚遭到质疑不同,太子将策略一说,乾清殿雅雀无声,暂时还没有朝臣敢站出来,对太子的策略提出质疑和反对。

在后怕的同时,对太子的聪睿和果决,却又不得不佩服。

听到崇祯帝和群臣正在乾清宫议事,为了是否召孙传庭和左良玉的大军入京勤王争论不休时,朱慈烺皱起了眉头——京师戒严,调山海关、宣大边军和蓟州军到京师城下集结,确保京师的安全,同时再广召天下兵马勤王,甚至连四川兵都不放过,是大明历次对付建虏入塞的标准程序,至于建虏对各地百姓的掳掠,就实在是管不了了,只能自生自灭,由各地官员自己努力。

朱慈烺将兵部尚书冯元飚说过的话,再一次在朝堂上重复。

而崇祯帝好像也安下了心,目光望着太子,问道:“建虏提前入塞,虏酋黄太吉亲自领兵,你以为如何应对?”

朱慈烺起身,将蓟州军情连同三河的情报一并禀报。

最后听到太子在三河以自己为饵,几乎是用过一种极度冒险的方式,令豪格误以为“大明太子”就在三河,因此放慢了进军的脚步之后,殿中群臣微微骚动,所有人心裏都是同一个想法:太子,太胆大了,如果在三河城下停留的那段时间,建虏大军忽然杀到,那该如何是好啊?

兵部尚书冯元飚欣慰,在点头的同时,忍不住又剧烈的咳嗽。

“四,死守运河防线,调集所有可以调用的兵马,从京营到杨文岳的保定兵,乃至各处的地方兵,全力守衞运河,绝不能让建虏度过运河!只要运河防线稳固,建虏被困在运河之东,抢无用抢,劫无可劫,时间长了,不战自退。”

“按部就班?”崇祯帝的声音从御座上飘下来:“照兵部的计划吗?”

不过如果建虏是十二月入塞,那么大明的第一道防线,也就是长城防线绝对不会这么快就被建虏攻破,不需要多,只需要有三到五天的预警时间,京畿地区散落在乡间的百姓就能逃难到京师或者保定之类的大城中,各个州府也能准备,等建虏突破长城,到了京畿,京畿防线再凝滞建虏三到五天,如此就有将近十天的预警时间,足以保证京畿之南,河间府之北的大部分百姓撤退到安全的大城中,从而实现从蓟州到河间府,将近七百里之内的坚壁清野。

崇祯帝先是仔细的扫了儿子一眼,确定儿子安然无恙之后,他在心裏暗暗松口气,嘴角露出欣慰的笑,随即脸色就又凝重,急问道:“快起来,蓟州军情如何了?”

“二,严守京畿,京畿周边戒严,召集青壮,上城防守,以京营十万人马为核心,巩固京师防务。建虏虽然有十几万,但远道而来,缺乏大型攻城器械,以我京师城墙的坚固,只要上下一心,将官用命,绝不是他们可以攻下的。”

“不错。”

刚才殿中争吵的激烈,但周延儒从未加入,不但他,就是次辅陈演也是默默——作为内阁的头号和二号人物,两人从不轻易参与朝堂的争吵,但使他们对某件事有意见,不用他们出手,自有下面的人为他们当代理,尤其他们清楚的知道,兵部尚书冯元飚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是太子的意见,两人就更是小心了,现在皇帝问起,周延儒立刻出列拱手:“臣以为,建虏这一次来势汹汹,又是虏酋黄太吉亲自领兵,绝不可轻视,太子殿下和兵部所列策略,有静有动,总体是适宜的,不过京师兵力不足的现象,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京师乃是天下第一,不容有失,因此臣以为,还需要再做一番调派,以保证京师兵马的充沛。”

“六,山西、北直隶南部、河南、山东各地衞所,在总兵和各处衞所指挥所的带领下,沿运河往上,于第三道防线予以驻守,在巩固第三道防线的同时,对第二道防线予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