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着手破局,还叫大明的总体态势不乱,崇祯皇帝所能想到的,就是一步步的改,一步步的调。
主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手里攥着实打实的兵权,拥有听话忠诚,能打仗的新军,发挥好集体的优势,开展扫盲工作,这不就是妥妥的拥趸派吗?
“哗哗……”
皇权不下乡,宗法大于国法。
若是能够更进一步,深入落实到村一级,那绝对算颠覆原有的统治思维。
崇祯皇帝看向欲言又止的韩赞周,开口道:“天启六年的那场王恭厂大爆炸,朕记得关于阜财坊重建,具体是由工部督建的,国朝调拨了相应的银子吧?
“皇爷……您再找些什么?叫奴婢帮皇爷来找吧?”
另外通知内厂的人,叫他们跑一趟西山,就说京师大学堂要筹建了,关于传授课业的事情,叫汤若望他们举荐一批人才,到京城这边来,朕会给他们划定范畴,编纂一批传授课业的书籍。
亦是崇祯皇帝一直想改变的。
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在地方上的实际控制和影响力。
大明的所有问题,都能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这是大明的标配。
“皇爷……”
崇祯皇帝伸手道:“其一,将象房进行改造,朕要在此地,设立京师大学堂,先把牌匾立起来。
“皇爷……那象房豢养的象群,该如何安置?”韩赞周没有离开,讲出自己心裏所想,“毕竟……”
“象房的重建事宜,你知道多少?”
“朕要叫这个地方,除了进修四书五经等圣贤之道,还选修术算、天文等学科,你觉得朝野间,知晓了这件事情,是否会产生不小的动静?”
“这个地方不立起来,在意识形态这一块,想容纳新的东西,是不具备任何条件和相应土壤的。”
“好,皇爷您先歇息,奴婢对此事有印象。”
土地生产力,总体偏下的核心所在。
大明赋税制度,多数作用不到特权派身上等等。
韩赞周欠身道:“此处是内帑调拨银子,专司营建的,象房的主体建筑,基本已经竣工,剩下的就是些小的修缮了。
“韩赞周,把京城的地舆图,给朕找出来,朕记得就放在这裏了。”
对了,再给内厂的人说,给各地皇庄下令,着各地掌庄太监,筹建皇庄小学堂,以方便各地遗孤进修。”
“看来……代表多元化的京师大学堂,要给它先立起来再说了。”想了很多的崇祯皇帝,手指敲击着龙案,囔囔自语道。
然而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并非所想的那般容易,甚至可以说堪比登天还难。
掌控住这一根本所在,再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扩大,山陕两地,辽东地区……
但凡涉及底层百姓的事情,永远都是放在最后去做的,至于何时能做好,就看银子贪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