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茜一边听,一边默默在心里算了下,这招生比例,差不多是二十比一。
二十个人里面,也就能考上一个。
而考生绝大多数是知青,除了一些消息特别灵通的人,提前一两个月知道了可能恢复高考的动向,大家复习的时间都是一个月,这拼的就是每个人的底子。
从前学习扎实的还有智商高的人肯定更有优势。
整个羊角生产队,包括刘丽,总共十个知青,也不知道能考上几个。
老太太心里也在琢磨,几百万人考试,才招这么点人,这要考上可太难了。
不过,她觉得自家孙女天天学习那么努力,肯定是能考上的。
进了十二月,眼看着天气就一天天的冷了。
这天天刚黑,就有人敲门。
老太太在屋里嘀咕,“准是来看电视的那些人。”
苏茜往外走,“我去开门。”
院子门打开,就见朱志成站在门外,脚下放着一只麻袋。
他指着地上麻袋道:“才烧的炭,如今天气也冷了,给你送点过来。”说着扛起麻袋就往里走。
苏茜赶紧跟上,“放灶屋里。”
朱志成将麻袋扛到灶屋,在墙角放好,苏茜道:“朱大哥,你等等,我拿钱给你。”
朱志成站住脚步,连连摆手,“要什么钱!”
“我哪能要你的钱!”
他心里对苏茜一直是感激的,她能够毫不犹豫的借给他一大笔钱,从京城回来的卧铺票也没让他出钱,去港城回来还记得给他带礼物,这些他都记在心里了。
只是苏茜有钱,徐家在本地也有势力,平时他没什么能帮上她的。
“我想着,今年还能给你送点炭,明年你肯定就不在这个小山村了。”朱志成说着,语气有点唏嘘,他觉得苏茜是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毕竟,来了这里之后,她一直都在学习。
苏茜一时间也有点感慨。
如今已经快十二月底了,高考的分数应该很快就要出来,到时候,肯定会有人要离开。
而到了明年,就会掀起知青回城的浪潮,不管考上大学还是考不上,不管能找到工作还是找不到的,大部分知青都回城了。
大家必将各奔东西。
苏茜记得前世有人总结过四大铁关系。
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赃,一起——
苏茜打住没往下想了,他们这些知青,日夜吃住在一起,比起同窗关系更加亲密。
何况他们还一起悄悄卖过炭,也算是一起分赃的关系了。
苏茜没再说什么,对朱志成点点头,“朱大哥,谢谢你。”
朱志成笑笑,“这是烧的第一批炭,等过段时间我再给你扛两袋过来。”
苏茜将朱志成送到门口打转,老太太叹了一声,“这孩子是个好后生,勤快又厚道,就是不知道他家里咋想的,孩子都二十七八了吧,也不想办法让他回城,给说个媳妇,这么孤孤单单,怪可怜的。”
村里男青年二十出头一般就结婚了,像朱志成这个年纪了还单身的,也就是杨家那几兄弟,家里穷,人又坏,没人愿意嫁。
苏茜也跟着叹了口气,朱大哥这么好的人,她也很希望他能有个好前程。
隔天上午,苏茜正在院子里帮奶奶串萝卜,徐长贵突然从外面跑进来。
真的是跑的,他也是快六十的人了,苏茜都不知道二爷爷还可以这么的有活力。
跑进院子,徐长贵指着苏茜,上气不接下气,“出,出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