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是天启朝山海郡最好的时节。
前往城外仙人山踏青的游人是数不胜数,可这青多只踏到半山腰儿地方就停下了。原因只有一个:这山,高、实在是高!
世上之人,无不爱凑个热闹,踏个青也喜欢踏在一堆。明明是同样的景,山南坡游人如织,山北坡就廖廖无几了。时间一长,北坡连石阶都被乱草青苔掩了,偶尔倒也会有人登登,多半是来自尽的。
当然,也有来看别人自尽的,比如此时。
“少爷,您瞅着那两位可是要自尽?”一青衫老汉认真的端详着稍远处,北坡一突出的石头上站立着的两个姑娘。
看服饰是姑娘,可脸却都用了整块黑布罩着,只在眼处抠了两个圆洞,露着眼睛。其中一个稍矮些,从衣襟里掏出根麻绳往下面比划。另一个就站在旁边看着,时不时的指点一二。
“你说呢?”少爷反问。
“不好说,这两个姑娘连着来了三天了,打扮的古里古怪,若说是要自尽……也不至于三天都不跳啊。”老汉颇为难的说着,“她们究竟是要干啥?莫不是也研究这北坡地质?”
少爷只笑了笑,惬意的坐在两树之间的藤索上晃了晃,这藤索编的好,横挂几条便仿如吊床一样,本是爬山登高之用,想不到还会有此等功效。
“哦活活活活……”脆声声的……应该是笑吧,忽然爆发于远处那矮些的姑娘,“表姐你太聪明了,明天娘亲一定会想办法让纪墨染答应了娶你了!哦活活活活……”
“纪墨染?”少爷略一皱眉。
“回少爷,是山海郡纪氏墨庄的少东家。”
“哦。”少爷轻身跃下藤索,扔了句,“有趣。”
阳春三月,亦是山海郡哈沸商学院启墨之期,每年如此。
其实天启的山海郡的特产就是墨,城中很多富户都是经营墨起家。
哈沸商学院办学历史虽不算太长,可这墨的生意却是从院长雷小菊的夫婿生前就开始了的。打开商学院内宅里封存了近千块好墨的窖门,窖内的墨香会萦萦幽幽而出,绕得进窖之人沉迷其中,如同醉酒。
山海郡无人不知商学院有三宝:一为皇上赐的匾额,二为一块儿封存了十六年的女儿墨,三为一幅雷小菊的夫君生前绘制的天启山河图。
没错,三宝之一的女儿墨封存了十六年了,余泪决定:启墨。
余泪就是暖歌的姑姑。
虽说雷小菊和夫君游山玩水的时候明明是把商学院交给暖歌,可余泪却死活不肯承认雷小菊留的那些个数字就是证据,她当仁不让的接手了商学院和墨庄,理由是暖歌还小,不能把这么大的家业让个孩子败坏掉。
一大清早,哈沸商学院上上下下几百来号人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立于窖门前的青石地上,启墨所需的祭祀物件也一应摆全了,余泪乐呵呵的就从偏厅踱了过来,眼睛一扫众人,立刻瞧出不对,沉了声问:“小柔和暖歌呢?”
管家王二叔老泪纵横,“她们不见了,纪家的墨染少爷去追了。”
“哦。”余泪摇了摇头,“王二叔,不必如此难过,他们玩他们的,你也是我哈沸学院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何如此不顾忌形象,哭成这样成何体统。来,启墨。”
“墨让暖歌偷走了。”王二叔回话。
晴天一霹雳。
“还拿走了山河图。”王二叔补充。
余泪老泪纵横……
三柱香后,仙人山,北坡。
“那姑娘果然又来了,可是今天怎么就只来了一个。”青衣老仆剥开一块极新鲜的蜂巢,递给他家少爷,“少爷尝尝,这玉蜂蜜最为滋补。”
少爷并不接,他今日已将藤索移的离北坡那块青石稍近了些,这热闹好看,强过吃玉蜂蜜。拔了拔树枝树叶,前面所发生的事情便尽入眼底,远处确是昨天的其中一个姑娘,看身材应该是高些的那位,站在崖边像是在等着什么。
正看着,附近却有了悉悉索索的声音,少爷敛目望过去,人烟一向稀少的北坡居然有人爬了上来,而且正是朝着他和青衣老仆的方向。
青衣老仆神色立刻戒备起来,试探的看了看少爷,见少爷并没特意吩咐什么便也不敢妄动,便只等着那人走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