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没人管,这些衣服到时候都会被虫子给滚了,还不如拿回去能穿的都分分呢,好歹也赶了个时髦不是?
至于说嫌弃旧衣服,可别了吧。
很多人三五年的都不一定能有新衣服穿呢,穿别人的衣服怎么啦?一个线头没开一个补丁没有颜色鲜艳漂亮,比新衣服还洋气嘞,才没人嫌弃呢。
等到出发那一天,余娇娇发现,可能是开学日期比较接近的缘故,大家都选择了提前走,好家伙,乌央乌央的一堆人,差不多都是准备去上大学的。
有的人可能是知青,拿的东西少,更多的人呢,是拿了好几个编织袋还有床单包的大包袱。
除了两三个人,大部分都有人送。
我的妈。
那个哭的惨的哦,知道的是去上大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生离死别呢。
也有人是拖家带口的,不过拖家带口的人挺少的。
加上余娇娇一家子,也就三家。
而且谁是去上学谁是去陪读一眼都能看出来。
也是有趣了。
有一个看着斯文有礼还戴着眼镜,穿的也不错,看样子是知青的男人,自己大包小包的又背又托又拽的,边上跟着的可能是他的妻子,妻子抱着一个七八个月的孩子。
但看妻子羞怯的神情和土气的穿着黝黑的面容,一看就是正经村姑。
这位知青去上学居然还带着媳妇儿孩子,而不是像很多知青一样,直接把对象和孩子抛弃。
讲道理,不管这人上的什么学吧,这人品是真的不错。
另一个家庭呢,一眼能看出来女的是农村人,男的是下乡的知青。
这是很明显的。
虽然很多知青已经被同化的差不多了,但说实话,知青和农民从本质上来说,精气神就是很不一样的。
而且这一对儿呢,恰恰相反,应该是女的考上了,可能还闹了什么矛盾,总之男的一脸谄媚女的还有点不耐烦。
女的背着个背包怀里还抱着个孩子,男的呢,边上大大小小的袋子包袱,也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媳妇儿。
这个小家庭也挺复杂的样子。
出门一趟不容易,很多人送行也就送到县汽车站。
等汽车开动后,车里的人全都是满面春风,显然已经把刚才哭的稀里哗啦的家人或对象给忘记了。
余娇娇:“……”
她在心里叹气。
也不知道今天抱着哭的人,一年后还有几对能真的团圆。
想来是很少了。
等到了平阳市车站,大家就分开了,往南的往北的,上午的下午的晚上的,能凑到一个方向一个站点的就很少了。
巧合的是,那个拖家带口的女大学生和他们竟然都是到商都,更巧的是,俩人居然还是同一个学校的,只不过不一个系,余娇娇是数学系,这位叫做苗玉莲的校友是语文系。
校友关系加上都是拖家带口的情况下,两个人快速建立了好友关系。
聊天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聊到了彼此男人的身上。
苗玉莲听说余娇娇家是两口子都考上了,各种羡慕嫉妒恨,恶狠狠的瞪了自家男人一眼:“你男人可真听你话,你让他他就考了,我家那个,简直神经病!明明都报上名了,结果考试当天非得要在家看孩子不去考试,明明成绩比我好,结果只有我一个人考上。”
说着,这位叫苗玉莲的校友眼泪就啪啪啪往下掉。(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