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送来的柴不光有玉米芯和干柴,在玉米芯下面还有些玉米皮,这些东西一般是用来当点火的引柴的,先点这个再放其他柴火比较容易引着火。
余娇娇取笑赵鹏程:“你还在村里二三十年呢,我看你这二三十年白活了,过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都没个朋友来看看你,你看我,我嫁到赵家村才多长时间,人家都给我送拆来了。”
赵鹏程,赵鹏程任她冷讽热嘲就是不吭声。
三胞胎喝了点奶粉又吃了一块鸡蛋糕,精神头一过就开始打瞌睡。
不光是他们仨,连王晗也有点撑不住,脑袋一点一点的,要不是还惦记着吃饭,这娃就和弟弟妹妹一起睡觉去了。
三个小的睡了,四个大的也没跑出去玩。
毕竟都十来岁的娃了,比以前懂事多了,见余娇娇和赵鹏程忙着做饭,他们就在旁边帮忙支应着,烧火的烧火,递东西的递东西。
赵志兵和赵志红两个大就蹲在院子里用之前烧的热水加了点碱面把所有还没收拾的锅碗瓢盆给洗一遍。
他们还没洗完,饭已经做好了。
大冷天的,也懒得搞什么复杂的菜式,直接就是鸡蛋炝锅面,鸡蛋还是他们到了石林县后临时买的。
吃完饭收拾完,坐车了一天的一家子正准备睡觉,村里知道赵家回来的人呼啦来了一群,都是来跟赵家打听外面的事情的。
要说也是巧了。
赵家一家子去商都上学,恰好余娇娇怀孕过年都没回来,暑假余娇娇倒是回来了,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在赵家村显然不容易,再说余家一连盖了三座房子的事儿那么大,他们就算想找余娇娇打听都找不到机会,余家太忙了。
还是等到现在赵家人回来过年才找到机会。
孩子们早就忍不住瞌睡去睡觉了,一杆子大人却毫无睡意。
先是听两口子说商都的种种见闻,个个听的双眼放光,等商都和大学的事儿说完,又开始聊村里的事儿。
有个叫二蛋的男人就神秘兮兮的道:“小余嫁过来的晚大概不知道,鹏程你记得成兵?”
赵鹏程点了点头,赵成兵嘛,他记得,比他小三四岁,俩人不是一个年龄段,知道归知道,其实不怎么熟悉,就记得这人没娶媳妇儿天天懒的饭都懒得张嘴吃的那种,后来娶了媳妇儿后倒是勤快了。
就别说下地干活儿这种粗事儿了,连家里的洗衣做饭扫地包括给媳妇儿洗内.裤这种事儿都包了。
多少人嘲笑他气管炎怂包没骨气,人家不以为意还沾沾自喜的说这是真爱。
他对他媳妇儿的确够真爱的,两口子头年结婚第二年抱娃,生了两个后媳妇儿不愿意生了也由着她,老娘骂儿媳,这人跟亲娘吵架还主动要求分了家。
这些事儿还是赵鹏程退伍回来后听说的,不过俩人没啥交情,赵鹏程哥也不是喜欢八卦凑热闹的人,别人不跟他说他也懒得打听,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还真不知道这人又咋了。
其他人就笑:“成兵家那点破事儿,人家自己都没说,你倒好,天天当喇叭替人家宣传。”
那人振振有词:“我这不是干好事吗?让大家以后找媳妇儿千万要找个顾家的好媳妇儿,千万别找知青那种驴粪蛋儿表面光的玩意儿,自己当牛做马把人家当祖宗过着,结果人家转头跟别人生了孩子,自己还傻不拉几的替别人养儿子。”
余娇娇有些好奇:“到底咋回事?”(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