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该打孩子了(2 / 2)

本来嘛,三年级的学生其实已经开始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了,但他们认识的字又不够多。</p>

可这个老老师呢,特别会讲故事。</p>

几乎每篇课文里的生字生词,他都能讲个故事出来。</p>

以前大家记生字啊背诵课文啊,可以说基本都是死记硬背。</p>

但自从这个老师来了之后,那些生字生词,甚至一些词语怎么用,他们几乎课堂上讲过就记住了,因为总能想起它们相关联的故事。</p>

这些字词和以前学的字词呢,组合到一起又变成了另一个故事,背诵课文也不再是一项难题。</p>

再加上这个老师小花招很多,还有很多激励措施。</p>

比如他每天都会带三颗糖,课文背诵最好的三位同学就有吃糖奖励。</p>

他们学校虽然很多学生家庭条件其实挺好的,但再好的家庭也不会放开来让小孩子吃糖。</p>

老师手里这三颗糖就成了大家竞相争夺的目标。</p>

为此好朋友反目成仇的也有不少。</p>

但更多的小朋友倒是学会了跟要好的朋友分享。</p>

比如赵志红,赵志红的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前三,十次里有四五次总能得到奶糖奖励,再加上家里并不是很限制他们吃糖,赵志红对糖就不是那么沉迷,有事时候是在不想吃了,就会分给同学。</p>

但她也不会平白就把糖给别人。</p>

而是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糖用小刀切成小块,小组里背诵最快的三个人就能分到一块糖。</p>

有时候一件事的风靡,只是源于一个人的一时兴起。</p>

后来其他得到糖果奖励的小朋友也学会了这样来激励同学。</p>

这只是教学方式上的不同,另外一个,这位男的老老师,比以前那个年轻的女老师要更细心一些。</p>

他总是能注意到小学生们的情绪,当有人因为一些事情情绪低落时,就会想办法调动大家的情绪。</p>

他们学校虽然大部分家庭情况都还可以,可也不是没有交不起学费的。</p>

交不起学费要辍学的,老老师会去家里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有时候也会帮学生垫付一些学费啊书本费啊什么的。</p>

有一次有个家里比较穷的同学生病了,需要动手术(阑尾炎)。</p>

动手术可是一笔大开销,再加上后续还要休养,她家里根本就拿不出钱,就打算让那个同学吃点药算了。</p>

但阑尾炎这种病,除非是慢性的,急性阑尾炎不但临时吃药无法起效,要是一个不对,阑尾炎也是能要命的。</p>

后来还是老师知道了那个同学的情况,给那个同学出了钱,那个同学才治好了病。</p>

提起那个同学,原国民依然有点心有余悸,他后怕的拍了拍胸口,非常夸张道:“张小梅回来上学后我们才知道,她那次病的差点死掉,要不是孙老师,医生说她最多再熬两天就会死了,好可怕,张小梅还那么小呢。”</p>

赵志红也道:“对,那次好可怕,幸亏孙老师张小梅才没死掉。我们同学都觉得孙老师好好。”</p>

这是赵志红和原国民第一次有身边的人这么接近死亡。</p>

他们还有点难以理解死亡是什么意思,但他们至少已经明白,张小梅要是死了,她就不能来上课了,他们也以后再也见不到张小梅了。</p>

余全根皱起了眉头:“听起来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啊。对了国民,你知道你们孙老师家里都有什么人吗?”</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