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赵二要面子,根本不提跑掉的那四个孩子为啥一直不肯回来,就任由大家随便猜测。
因为赵大赵二曾经来找赵鹏程帮忙找过孩子,赵志红倒是清楚原因。
也因此更对大家的猜测嗤之以鼻了。
四个坑哥坑到不敢回家的人,要是发财,那也是发的歪财,就算发了歪财,以他们的性子愿意不愿意回来,也还是两回事的。
余娇娇看了下,六个孩子都眼巴巴的看着她,显然孩子们也都很好奇这个问题。
余娇娇:“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啊。”
赵琦双手撑着下巴,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可这又不是他们家的事儿,为什么不能说?”
余娇娇叹了口气:“因为对外村的人来说,咱们赵家村,就是一家子。自家发生点什么事,自家人说可以,但不能跟别人说。”
其实很多破事儿,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就已经都说出去了,别说保密了,大家压根没这个意识。
不然赵大赵二家的那些破事儿不会周边几个村子很多人都知道。
但知道是一回事,有人来特意打听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
结婚可是一辈子的事,人家的缘分说不定就落在这个人身上了。
你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导致人家找不到对象没法结婚,别人都会骂你拆姻缘不做人以后肯定天打雷劈啥啥啥的。
再者很多人其实也是担心,今天我说了人家坏话,要是明天有人说我坏话怎么办?
平时背地里说点小话无所谓,遇到这种大事,只要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平时再不对付的人也会帮对方努力描补的。
什么对对对,是是是,好好好的,好多结婚的双方就是这么被骗的,等结了婚才知道被骗了,但后悔也晚了,除了凑合着过下去,你能咋办?
以前可不兴离婚。
再说男人离婚了另找容易,女人要是离婚了再另找,只会比头一个更差。
这也是不得不凑合过下去的原因。
同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哪怕已经步入九十年代了,很多人也是坚决不肯离婚,还在凑合,还在忍。
余娇娇以前也是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
她还记得她小时候,那时候他们家住在老小区,也是筒子楼,前后好多排,一排好几户的那种老房子。
当时余娇娇跟她妈正在楼下,大人们聊天打牌,小孩子就在一边玩。
有辆警车进来跟他们打听一个人家住哪里,在场的几个大人都摇头说不知道。
有小朋友想说,被大人拉过来捂住了嘴巴。
警察没办法,只能走了继续打听。
后来余娇娇问她妈不是知道那个人家住哪栋楼为啥不说,她妈妈说,别人家的事,你多嘴干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余娇娇记忆深刻。
后来也隐隐理解,这其实也是一种处事之道:我不干坏事,我也不坏别人的事,我也不得罪人,免得麻烦上身。
碰到这种可能对方已经犯罪的大事,很多人都是这种态度。
况且只是打听别人毛病这种小事,只是说了句没有不知道而已,算什么?(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