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学生卫子昂。”</p>
“卫子昂……”周帝很快想起这名字是何人了。</p>
国子监学子,乌爱卿的养子。</p>
卫子昂是这届国子监学子佼佼者,梁誉在他面前提过。</p>
周帝的目光落在卫子昂身边的少年身上。</p>
梁誉念叨着的‘国子监双璧’,年龄相当,想来这便是……</p>
“你是许珏?”周帝问道。</p>
“启禀陛下,学生是。”许珏恭敬道。</p>
两个少年的姿态都很恭敬,但是并不慌张,这对第一次见他的人而言,很难得。</p>
周帝点了点头:“入座吧。”</p>
诸位贡生,陆续落座。</p>
“诸位贡生,朕就想听听你们的治国之策,有什么你们觉得好的策略,就写下来吧。一条可,多条也可,畅所欲言。”周帝道。</p>
考生们都知道,这便是今日的考题了,便是治国策。</p>
这题目,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p>
有些考生,提笔作答,有些考生,则陷入了沉思中。</p>
卫子昂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闭上眼睛,沉思着。</p>
他闭眼沉思许久,身边人都奋笔疾书,许多已经写下一页了,卫子昂才睁开眼睛。</p>
他提笔,蘸墨,在白纸上写了起来。</p>
他的字很好看,端端正正的,很秀气,但是却很有风格。</p>
这场考试整整三个时辰,从清晨到下午,才结束。</p>
当钟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停下了笔。</p>
考生们的答卷被收了起来。</p>
宫人们给贡生准备了点心和茶水。</p>
贡生们便在殿中等着殿试的结果。</p>
这等成绩的时间是最难熬的,学子们都胃口,紧张地等候着。</p>
卫子昂的肚子饿了,拿起一块糕点,若有所感般转过头,便看到许珏正看着他。</p>
“如何?”许珏用口型问道。</p>
卫子昂点了点头。</p>
“你呢?”卫子昂也用口型问道。</p>
许珏的下巴微微扬起,露出一个自信的笑。</p>
卫子昂也笑了。</p>
再看卓舒,卓舒的脸发红,但是并没有皱眉懊恼,估计发挥也不错。</p>
内殿中。</p>
周帝坐在首位。</p>
下方有翰林官员数人,正在阅卷。</p>
他们将出色的答卷选出来,交由皇帝审阅。皇帝再从优秀的答卷里,选出一甲三人。</p>
翰林学士将十余份答卷,放到了皇帝的面前,其中三份另外放。</p>
“陛下,这三份您看看,臣看了许多遍了。”翰林学士眼睛发亮,明显很喜欢这三篇文章。</p>
皇帝先将其他的看完了,才看那三篇,他拿起其中一篇。</p>
“好!这篇甚好!”周帝忍不住夸赞道。</p>
这种治国之策,许多学子会引经据典,老生常谈,但是这第一篇便令人耳目一新,可见这考生很有想法。</p>
周帝继续拿起第二篇,本来觉得会逊于第一篇,但是读完之后,却又觉得比第一篇还要好。</p>
第一篇的想法很好,但是和第二篇一比,就觉得有些飘浮,不如第二篇来得踏实。这第二篇共提出治国三策,每一策,都是基于现状,鞭辟入里。</p>
周帝再拿起第三篇,这第三篇只提出一策,但是这一策写得相当详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完全不像一个考生、未入仕的贡生写出来的。</p>
周帝将这三篇来回的看,最终选定后两篇,又犹豫许久,不知将哪一篇定位一甲第一。</p>
最终,周帝将第三篇放在最上面,第二篇放在中间,第一篇放在最下面。</p>
从上到下,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p>
周帝突然想起一件事。</p>
那卫子昂和许珏,和老六走得很近……</p>
卫子昂和许珏不仅是乌爱卿的养子,他们的外公,还是顾将军。</p>
若是这状元出自其中,那乌家和顾家也是风光无限。</p>
而老六本就有梁家,再加上乌家、顾家……</p>
他知道,老三和一个凉州学子走得近,那凉州学子才华出众,之前与那卫子昂一场辩论,不分胜负。</p>
所以这状元,究竟是谁呢?</p>
考生们的考卷,为了公平,名字都是盖住的。</p>
周帝拿起他选定为状元的那篇文章,打开了掩盖的名字……</p>
卫子昂。</p>
周帝陆续看了榜眼和探花的名字。</p>
许珏、秦昭。</p>
周帝沉思片刻,老三的眼光还是不如老六啊。</p>
周帝伸出手,想将第一与第三调换个位置……</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