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有了姓吴的知青前车之鉴,其他人就算是眼热也不敢再明面上跟陈寒江叫板了。
这小子太狠了,有人叫板就直接断了所有人复习题。
要知道,高考的时间可是固定的,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对要参加高考的知青来说都是宝贵的。
如果有谁让他们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那就是跟所有知青为敌。
随着国家政策的明朗,知青点里的气氛完全变了。
曾经还是几个家里有背景的知青传小道消息,说要恢复高考,后来国家直接下达了红头文件。
恢复高考仿佛一声惊雷,让原本浑浑噩噩的知青们又找到奋斗的方向。
高考回城,才是他们要走的路。
知青点里学习气氛分外浓厚,只要有闲暇的功夫,每个人的手里几乎都拿着纸笔。
陈寒江的高考复习题卖的更加火爆了。
赵家有自行车,陈寒江央求赵小叔,骑着自行车带着他,把附近镇子里的高考复习资料都买回来。
虽然又投了一笔钱,但是,几乎马上就回本了。
而且,这次不是陈寒江独资,而是陈寒江和赵保民合资。两个人各出了十块钱,拿下了周边几个镇子里所有的高考辅导材料。
赵家几个兄妹也都上阵帮忙,尤其是赵三哥和赵四哥,两个人的字迹随着抄书的量变得越来越工整了。
赵妞妞则依旧每天抄三套。
陈寒江也不再成宿成宿的抄考题了,他在琢磨怎么能让考题出来的更加容易。
这一点上赵妞妞没办法给大佬提示,她能想到的复印件,电脑,都是十多年后才会在国内出现的玩意。
除了手工抄,赵妞妞也没啥好办法。
倒是于美琴建议能不能用复写纸,她以前曾经见过,一般是商店里开□□用,垫在两张纸中间,这样每次写出来的就是两张同样内容的纸。
这样的效率能提升一倍,如果用力写,多垫几张,写出三张到四张也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写的人比较累罢了。
不过,这时候就是本土大佬显神威的时候了。陈寒江跟赵小叔嘀咕了两天,两人又骑车去了一趟七里镇。
回来的时候,陈家就多了一台手动蜡纸印刷机。
赵妞妞这个晚生了几十年的丫头跟赵家的几个土著小子一样,一脸新奇地看着这手动印刷机。
老式的手动印刷机需要刻写蜡纸。就是用铁笔在一块钢板上把所要印刷的内容刻写上去。然后再用手动印刷机,一张一张地用油墨滚轮刷出来。
赵妞妞看着陈寒江刻写蜡纸,真的是好神奇呦!
不过刻写蜡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铁笔的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力气大了,蜡纸破了,油墨会透过去太多,会糊了纸。
力气太小,蜡纸刻不透,油墨透不过去,就印不到纸上。
反正陈寒江脏兮兮了好几天,弄的脸上手上都是墨汁。
“陈哥哥!啊!”
手里握着铁笔,满头是汗的少年转过头来。
赵小胖把自家奶奶蒸的糖糕掰了一小块投喂到陈寒江的嘴里。
这是最近陈家经常发生的场景。
小胖妞坐在少年的身旁好似伺候少爷一般,经常给身旁忙碌的少年往嘴里喂零嘴糕点。
一旁忙着抄写的赵四哥不忿地伸着脖子,大张着嘴,对着自家胳膊肘向外拐的老妹:啊了一声。
赵妞妞赶紧掰了一块糖糕塞进自家四哥的嘴里。
“三哥,啊!”
“二哥,啊!”
“大哥,啊!”
“黄爷爷,啊!”
“刘爷爷,啊!”
“霍爷爷,啊!”
“于婶,啊!”
等给屋里的人都喂了一圈糖糕后,赵妞妞笑眯眯地把自己手里剩下的一小块糖糕塞进自己的嘴里。
这是赵奶奶蒸的红糖糕,红糖,玉米面,白面混合在一起,发上个小半天,上面撒上些红枣干,又香又软十分好吃。
这是赵妞妞喜欢的零嘴,赵奶奶疼她经常给她做。
但是那个年代,白面金贵,赵奶奶也不会做太多,一般就是给赵妞妞自己蒸上饭盒大的那么一块,够小胖妞吃个两三天了。
不过,赵妞妞会把自己的零嘴拿来赵家跟大家一起分享。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讨好未来大佬,不过赵小胖是不会说出来的。
陈寒江看着一整块糖糕最后,赵小胖就只吃了一点点,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等,这些蜡纸刻好了,我给你做油炸糕。又甜又香,你肯定喜欢。”陈寒江许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