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2 / 2)

晴空说得有趣,一众人都笑了起来。

夏樱说道:“你们说的这什么诗呀书呀,我是大俗人,竟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呢!只是这花开的这么俊,奶奶倒是带我们去赏玩一下吧!”

自从来到这古代,贾敏除了自己这琼林馆和林如海的听松苑,还不曾逛过这宅子,早就闲得发慌,见素日老成的春柳丫头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到底平日是无事可做,便从善如流说道:“既如此,你们准备一下,咱们便去赏玩赏玩大爷推崇的莲叶何田田吧!”

几个丫头急急忙慌的收拾了一下物件儿,又吩咐院子里的几个小丫头和婆子们先去凉亭处打扫收拾一番,这才扶着贾敏袅袅娜娜地向外走去。

这林府原是林家的祖宅所在,当日林家封侯之时,一众人便跟着先祖去了京城。这老宅子却是衣锦还乡之时重新修建的,虽然几番修葺,到底久无人居住。面积虽然极大,但是许多地方皆已破败不堪。这些年来守着老宅子的人,只是将主要之处修缮了一下,旁的无暇管顾,故此一路行来,虽说是亭台楼阁连绵不断,或峥嵘轩峻或小巧别致,但许多雕梁画栋颜色陈旧脱落,一些偏僻无人之处屋垣崩塌,杂草丛生,花木冷落无人修剪,落叶堆积,竟也无人打扫。

贾敏等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春柳见贾敏皱眉便知她心中不高兴,低声说道:“这老宅子只怕十几年都没有人回了,下面的人难免不精心,混过完事。”

贾敏点了点头,又问晴空。晴空是林家的家生子,对林家情况可比春柳夏樱熟悉得多,之前听春柳回话,原本便想解说一番,因怕春柳多心,便不敢多说,此时见贾敏问起,方笑说道:“可不是正如春柳姐姐所言,咱们这老宅子,可几十年都没有人住了。之前老爷过世,原本太太和大爷想在这老宅子中守孝的。可是太太腿脚不好,在这阴冷潮湿的江南之地尤为不适。后来请了大夫说是水土不服,还是去北方干燥之处,这样痛楚方能减轻几分。大爷是个孝顺的,因此在这老宅子中也没耽搁几日,便回京去了。原本还说将这老宅子再修一番的,后来事多,也就暂且放下了。奶奶久居北地,不知道这江南雨水极多,连日不绝。这草也是生了一重又一重。那些婆子们才将杂草除掉,只待一场雨过后,又是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这木梁砖瓦也比寻常地方要崩坏的快一些。”

贾敏点头称是,又笑着说道:“再说修宅子也要好大一笔钱。便是上面拨了钱,山高皇帝远,这些人也未必舍得尽数花在上面,少不得想着主子们远在天边,无人能知,贪去不少。”

众人听了心中一凛,贾敏却没再说下去,只心里面想着,这次林如海在此结庐守孝,只怕还要再呆个一年两年的模样。之后必然还是要回转京城,不管是外放还是做个京官,都难得再回来此处,倒是不必再让人收拾这老宅子。

忽又想起来,当年看红楼梦时,林黛玉进贾府,竟是毫无三品大员嫡女之风范,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眼中瞧见贾府轩昂壮丽,便觉得到底与寻常人家不同。说起来,贾家是国公府邸,林家也是侯门府爵之后,说起来相差得也不是很大,怎么林黛玉倒一直觉得自家是个贫民丫头?虽说这话有些自谦,但是林黛玉想必是生于林如海任上,一直住在是官府衙门,简易随行,别说是这姑苏老家,恐怕连京城中的府舍也没去过的。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才不过七岁,真真是一个小孩子。虽然耳中听父母说过自家的来历,怕也未必有机会能见识过自家的风光,只怕一直以为自家便是官衙的样子,家里的排场也就是任上带去的那几房家人的样子。等到了贾家宁荣两国公府,不免心中升起自卑之心。思及此处,贾敏暗下决心,等回了京,务必要在规矩内,好好修建扩建林府宅院,将来也好让林妹妹过得舒坦些。

且不提贾敏如此打算谋划,一行人已经缓缓走到了荷花池。

这荷花池水原是渭水的一段,偏在此处弯了一弯,倒便宜了林家祖先。

迎面便是一个四五亩大的荷塘,荷叶亭亭如盖,挺出河面,碧绿青翠,婀娜多姿。绿盖子上,又有无数朵或红、或粉、或白的荷花立于其上。多数鲜妍怒放花瓣尽展,也有些许才方露出骨朵儿,花影深处,也能见几支莲蓬还挂着残瓣,几只蜻蜓点缀在其间,一阵风吹来,荷花荷叶轻轻摇曳摆动,百态千姿。被风吹开的水面上,也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涟漪。

“好香呢!”夏樱大呼小叫道,由不得便深深地吸了一口,忙扶着贾敏紧走几步。

喜欢穿越红楼之我是贾敏请大家收藏:()穿越红楼之我是贾敏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