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那日,林如海亲自写了名帖向官府报案,官府里的人接了贴,又怎么会不给一个新科探花郎面子。
于是那边派出两个衙役,携了失单,会同了林家的几个下人,便去抄了徐二家的。
说来也巧,那日可巧有个媒婆相看徐二家的那个丫头,那丫头就梳洗打扮,焕然一新坐在那里。等衙门里的人进去的时候,贾敏那只石榴石步摇,正大咧咧的戴在那姑娘头上。便是他们想说是林家冤枉他们,也是不成的了。
之后的抄家更是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贾敏丢的东西找到了十之七八,剩下的想必是被徐二媳妇送与了亲戚朋友,也或是打点用了。
可是除了这些,又抄出十多件古董摆件来。这些古董摆件看起来便是价值连城,绝非是徐二这种奴才出身之人能够拥有的东西。衙役们让跟去的林府管事小厮们瞧了,一个老人一眼便看出来,其中几件是林家的祖传之物。
除此之外,又抄出了白银将近一万两!满满的装了好几个箱子,打开之时,晃花了众人的眼睛。
徐二家一家五口皆在林府为奴为婢,徐二是管事,一个月有五两银子。徐二的媳妇是先林夫人周氏的陪房,一个月也有三两月银。而他们的三个子女,不过是或一两或一吊钱的月钱罢了。便是加上这些年来主子们的赏赐,也绝对攒不下来这万两家财!
因这次抄家是光明正大的,闹的动静甚大,旁边巷子胡同里街坊邻居们,都赶来看热闹,看到这么多银钱之时,不由得咋舌不已。又加上贾敏派出去的人,在人群中煽风点火,形势立刻来了个大反转。人们只说,那徐家的真不是个好东西,贪墨了主家那么多钱财,还造谣生事污蔑主子,良心都被狗啃了。
要知道白银一万两,折合到现在的分量,那就是六百多斤。官府里虽然出动了两个衙役,可也挑不动这么多银子呀!你想想,现在的姑娘们一个个才100斤左右。这一万两银子可等于六个姑娘排排站在那里呢!那两个衙役虽然孔武有力,也搬不动这万两白银。
没来红楼之前,贾敏也以为银票在古代很流通。等来了才知道,这玩意真心不存在呀!只有那些做大买卖生意的人,彼此之间能以信誉使用会票,就这般异地汇兑还要交上好大一笔手续费呢!至于说平常怎么不使用银票?一来普通百姓很少有机会使用超过十两的银子,而真的有钱人家,谁敢把自己的银子交给一个陌生商家来管理,万一这商家倒闭了或是跑路了,岂不是自己白花花的银子也都跑了。连国家的交子,宝钞,官票都没有信用,又怎么可能对一个商家的会票放心,故此流转货币还是真金白银。
不过这正好也便宜了林如海,一抄便抄个正着。旁边的人皆看得目瞪口呆,眼花缭乱。这真的是太震撼了,恐怕在场的所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多银子。
那个老成的衙役极有眼力劲儿,忙守在那里,又使唤几个老百姓去官府喊人。几个林府下人也忙回去禀告最新消息。
消息传到林府,林如海当即被气得晕了过去,倒把原本听了消息镇定自若的贾敏给唬住了。
红楼中是说林如海早逝,可是那也是四五十岁的时候,如今林如海才不过二十出头,可身子居然孱弱到如此模样,稍微一动怒便是厥了过去,平时动辄就是发烧啊感冒呀。贾敏来了这里不过两三个月,便听到林如海请了几次大夫了。心里思忖,等过了此事,林如海的锻炼大计就要提上日程了。哪怕是为了林妹妹,也不能有这么一个病殃殃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