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是贾敏打人牙子处买来的,见她生得标致,就留在身边。刺绣倒是不错,又跟着府里的绣娘认真学了许久,便总揽着贾敏的衣物钗环。这丫头向来不爱说话,平时蜀葵几个大玩大笑,她也总是一个人坐在旁边,拿着绷子绣线,从不参与,对着谁说话都是冷冷的,即使平时不得已回贾敏的话,面上也是淡淡的。
贾敏常笑说,这名字取错了,十天半个月都不见这孩子脸上露个笑容,偏又叫含笑。人有百种,贾敏也不指望他们一个个伶俐如夏樱,便随了她去。
含笑面上一红,头一歪,也不理众人,扭脸进了屋子,打点起贾敏的衣裳首饰去了。
到了端午那日,悬了钟馗像,挂了艾草菖蒲,又吩咐一干下人去各家亲戚朋友座师同窗处送去节礼,眼见日已高升,贾敏忙换了出门的衣服,带了蜀葵、云实及几个婆子,由林如海陪着,又有一干小厮下人装了满满一车的节礼,这才浩浩荡荡两辆小轿并又跟着几辆马车出发。
贾府在城东,林府却在城中偏西,中间隔了不少街。加之端午佳节,出来看龙舟,走亲戚,饮宴做乐的皆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高门大户,街上端的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一行人花了一个时辰才到了宁荣街。
入眼果然是三间金漆兽头大门,门口还蹲着两个张牙舞爪的大石狮子,显得主人家身份不凡,让人一望便知,这是公侯府邸,贾敏从纱窗往上瞧去,只见正面黑色油漆大匾上泥金大书着“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贾敏心道:这便是声名显赫的荣国府了。
荣国府此时仍是大家子气象,像林家祖上虽然曾袭过列侯,平时也能称为林府,到底大门上不能挂着府的牌匾,皆因制度使然,只有国公及以上之爵位方能挂某府的匾额,普通官员,哪怕高至一品官员,也只能挂某邸或某第的牌匾。
贾敏心中又暗自思忖,也怪不得贾赦等人对自家家势极其自负,整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原也有这资本。
瞧着远处一射之地又有一所齐整的大宅子,想必就是宁国府,因贾敏等人从西向东,故并不需要继续前行。
像贾府这样的侯门公府,大门非有如元春省亲、圣旨临门之类的大事,或是迎接重要官员,平时是不开的。平常日常出入,不论主仆,皆是从两边东西角门。原著中林妹妹一个才7岁的小姑娘,又是自家亲眷,自然是走角门,倒真不算是怠慢,倘若开了大门,才真是贻笑大方。
可贾敏林如海作为官宦之家,自然没有走角门的道理,外嫁女亦算是客人,故轿子直接进了大门,未行几步,便见两位富贵打扮的老爷带着一群小厮立在一旁,前面的林如海已经下了轿子,彼此厮会见面行礼,贾敏便知这两位就是自己的便宜哥哥--贾赦及贾政,便在轿内亦问候了两位兄长几句。
贾敏熟读红楼,来到古代许久,也已经明白行事规矩,又早已做足了功课,知左侧虽是贾政的外书房,可彼此是亲戚,断然不可能在此相会,果听贾赦贾政隔轿问了贾敏几句,便引着林如海自去了。
贾敏这边轿子又穿过仪门,过了向南大厅,将转弯时,又换了府里小厮抬起轿子,向西行去,一径到了垂花门前。贾敏在心中暗自计算,倒是与自家布局有些相仿,只是更大更轩丽。
贾敏在轿中静坐,只待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才扶着从后来赶来的贴身丫鬟的手,进了垂花门。
喜欢穿越红楼之我是贾敏请大家收藏:()穿越红楼之我是贾敏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