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此事旁的黎民百姓也许不知道,可是作为一等将军的贾赦,又怎会不晓,只能暂时掩下心中主意了。

出了正房,贾敏抬脚往旁边的厢房走去,婆子们忙道:“姑太太,老太太那边要开席了。”

贾敏打开怀表一看,笑道:“怪道这院子里没人呢,竟是到了这个时辰了,我看看姨娘再过去,让老太太那边不用等我。”

那传话的婆子一脸为难,却没有立刻离开,劝道:“老太太那边要紧,姑太太还是赶紧过去那边吧。一个姨娘不值当姑太太贵脚踏贱地。”

贾敏挑了挑眉,棣棠立刻冷笑一声道:“你这婆子好不知事!我们太太来看姨娘,老太太亲自吩咐套了车,怎么主子们没拦住,倒让你堵在前头?你也是这府里的老人了,眼里如此没有尊卑,莫不是姨娘归你看管了不成?”

棣棠这话说得诛心,那老婆子如何经受得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中连称不敢。其他丫鬟婆子们心中暗恨她不会说话,惹恼了贾敏,忙道:“这婆子向来不会说话,明明是担心姑太太误了席,好好几句话,却让她说成这样,姑太太莫跟她一般计较。”

贾敏慢条斯理道:“我是出了门子的姑娘,也管不到你们这府里了,今日得罪了我没什么关系,别他日把府里的贵客也都得罪了。”说完,也不管那婆子仍跪在地上,转脸进了厢房。

一进屋,便是一阵暖风袭来,淡淡的血腥气味,烟熏火燎的木炭热度,香炉中焚烧的上等香料,混合着饭菜香和中药苦涩的气味,混成一团莫名的味道,格外让人作呕。月子陋习,贾敏忍不住皱了皱眉。

郭辉家的正在屋中劝解谢姨娘,见势忙迎了上来,一面吩咐小丫鬟送上茶点,一面道:“这屋子腌臜得很,委屈姑太太了。”

贾敏摆了摆手,道:“我不喝茶,莫让她们忙了,姨娘呢,我瞧瞧她去。”

郭辉家的忙引了贾敏进去内室,谢姨娘躺在床上眼睛红红的,正在抹泪,旁边一个小丫头捧着药碗正立在一旁。

见竟是贾敏亲自前来,谢姨娘顿时吃了一惊,立起身子,贾敏忙紧走两步,一把按住她,笑道:“不是外人,你躺着吧。”

谢姨娘却不敢,挣扎着直起身子,郭辉家的忙将一个红缎织金的大引枕放于她身后。

彼此寒暄两句,贾敏问道:“我瞧你气色尚可,吃的这是什么药?”

谢姨娘叹了口气,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前几日生迎丫头的时候,累了些,老爷打发太医来瞧了瞧,也只说累着了,让好好歇着,吃几剂补药补补也就是了,倒不是什么大事。”说着,探身随手从床边莲花式小几取来一张方子。

贾敏接了过来,略一瞟,不由瞪大了眼睛,失声问道:“这谁开的方子?”上面第一列赫然写着益母草!

谢姨娘不知就里,疑惑道:“听说是从太医院请的王太医。”语毕,抬头看了看郭辉家的,“我对这些素来不上心,你可知请的是谁?”又笑着问贾敏道:“可是这方子有什么不妥?”

当世文人雅士最爱自己拟方,有些太医在开方的时候甚至会留一两个不大不小的纰漏供读书人发挥,原书中贾宝玉不仅对胡太医开的药方指指点点,甚至还自己寻求古方,从王熙凤那里讨要珍珠给林黛玉配药,皆是认为此举乃风雅之事。

谢姨娘是读过书的,自然知道,只当贾敏亦有此好,倒是郭辉家的看出些异常,紧张回道:“来的不是家里惯常请的王太医,听说王太医家中最近有事,去了外地,请的是太医院的徐太医。”回禀完毕,郭辉家的一脸紧张看着贾敏,咬牙问道:“可是这方子有什么问题?”

贾敏早已反应过来,不动声色笑道:“我又不是大夫,哪里能看得出什么好歹,不过是想起一桩旧事罢了。”又对谢姨娘笑道,“既没有什么大碍,这药还是不吃的好,到底是药三分毒,我那里倒有几个养身食疗的好方子,你若是信得过我,我回去就打发人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