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说,你刘宗周学问大,留于乡间治学,未免屈才,当去东洋宣扬圣学,以利王化!”“陛下还说,你刘宗周要与外邦为邻,修和睦仁的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实践证明,所以,你可以去东夷实践一下,故而陛下希望你刘宗周去倭国后潜心传播圣人之道,令倭国人人知儒家之礼,如将来倭国真能教化成功,出几位理学名士,甚至皆操汉家之音,着华夏之服,那到时候朕必厚封于卿,令卿扬名于万世。”“陛下让咱家告诉你,他已经下旨于韩菡,让其要求倭国幕府立即进一步强化奉朱熹之理学为正统之学,逐步实现科举取士,取缔武士制度,并列天下杂学为禁学,你此去后就是要促成此事,让东洋之夷接受理学!”王承恩说后,刘宗周还真的心动了。毕竟他最喜欢的就是治学。刘宗周也没想到皇帝陛下会愿意花心思让东洋接受儒学正统之学。于是。刘宗周忙跪拜在地:“臣领旨!”就这样。刘宗周便启程去了倭国,开始筹建儒道院。而朱由检对此倒是有些期待的。虽然知道朱由检知道现在的倭国德川幕府推崇的就是程朱理学。但朱由检知道倭国现在还没有完全以程朱理学为根本之学。要不然就会跟朝鲜一样,重文抑武才对。而倭国却一直还是会侵略他国,跟西方那些岛国一样。说白了。倭国本土还是有些冒险和对外开拓精神的。朱由检得进一步消磨掉倭国这些精神,让倭国的读书人彻底变成一群修身养性的读书人,为了八股文章耗尽一生心血,让倭国统治者一辈子满足于自身的三分地,让倭国的百姓彻底成为绵羊一样的顺民。所以,朱由检决定让刘宗周去倭国设儒道院造其呆气傻气。事实上,历史上的倭国在德川幕府统治久后的确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越来越深,开始越来越闭关锁国,越来越老实。所以,在清朝时期,倭患问题已经不存在。只是西方殖民者的到来,让倭国放弃了程朱理学。这一世,朱由检决心让倭国加速成为儒系国家,加速以程朱理学正统,继续故步自封,最好渐渐汉化,从服饰到语言,以至于最后彻底变成大明的一部分。当然。这里面肯定还会有武力消灭的一环。但是如果倭国汉化程度越高,武力消灭的难度自然更小。何况,如今大明的重心是消灭建奴,实现大明统一,还没法抽出足够的精力灭日。在武力逼迫倭国赔款割地与用经济收割倭国商品市场利润后再用文化力量进行同化并消弭其民族意识,自然不失为一条良策。让刘宗周这样的道德君子去进行文化入侵,更容易被倭国人接受。刘宗周对于皇帝陛下这样的安排很满意。他倒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刘宗周意气风发地告别了自己的好友黄道周与张慎言二人:“二位,请回吧,此去东洋,刘某定让儒学扬于东洋,而使倭寇从此知礼数,并向天子证明,文化比刀枪更具有令人诚服。”黄道周和张慎言向刘宗周郑重的拱了拱手,各写了一首折柳诗送别。事实上。刘宗周在倭国的确要比阎应元等武将更受倭国人欢迎。毕竟作为文化人的刘宗周来倭国相当于是文化使者,著作等身的他在倭国文化圈还是有不少忠粉的。一听说刘宗周要来,倭国的许多王公贵族就已经开始翘首以盼。没有半点抵触。等刘宗周到了倭国以后更是受到极大的欢迎,他的儒道院开办后,一时报名听讲当他学生的倭国士子不下万人。虽然大明入侵了倭国。但大多数人都是服从强者的,尤其是倭国。素来就是崇尚强者,在强者面前,十分乖顺和服从。而大明已经在五十余年前打败了他们一次,如今又打败了他们一次,这次还直接端了他们的幕府。他们自然对大明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对中华文化也更加仰慕,对刘宗周自然也更加的敬仰,也真的把刘宗周当做一个人圣人看待,对其言必信,对其行必赞,奉其主旨为圭臬,还学习刘宗周的言行举止,天天空谈。刘宗周受朱由检嘱托来倭国特地依旧着儒袍戴儒冠,讲汉话。而倭国上层的王公贵族也纷纷效仿,也以着儒袍戴儒冠,讲汉话为荣,开始动不动就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这里面虽然跟刘宗周的个人魅力不无关系,但更多的也是大明国力强盛后产生的影响力。当然,刘宗周自己现在在倭国也是乐不思蜀。在大明内部,受朱由检这个穿越者造成的蝴蝶效应的影响,思想界已经出现了更加剧烈的百家争鸣现象。以蒋德璟为代表的事功派凭着皇帝宠信和建奴南侵造成的民族矛盾而在思想领域大肆宣扬民0族与国家思想。连西学也因为大明对技术的重视而快速发展。儒家自己也开始分裂,甚至出现了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限制君权思想。总之,刘宗周每每在大明国内讲学,在他思想上的反对者已经不只一派。而现在在倭国,刘宗周觉得这里就像是思想领域的一片白地一样,由着他宣传发挥,一个个对他是言听计从。所以,刘宗周很喜欢这里。刘宗周也很尽心地对这些倭国王公贵族们讲着茶道、花艺、音律、诗词,使得这些倭国人在敬畏中华武力之余,也不得不仰慕中华文化。而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倭国人老老实实地醉生梦死,吟诗作赋、泡茶插花、弹曲吹奏,就别想着振兴倭国什么的,倭国迟早会变成大明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但在大明皇庄。朱由检直接控制的地盘内。全面教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式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体系。皇庄屯户的孩童几乎全部从入学开始就接受免费的数学逻辑教育,也接受着最简单的自然科学思维训练。而这些免费教育的成本现在大部分是来自倭国的赔款和贸易盈利。但在明面上,朱由检没有说要摒弃儒学,甚至对外还推崇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