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定北之论(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在历史上,杨嗣昌因为反对对辽东的决战以及洞悉崇祯当时因为战争的不断失利,以至于不愿意和再次入关的鞑子决战,为了防止精锐在卢象升的手里再次失去。

杨嗣昌就是洞悉了这一点,于是他便向崇祯进了谗言,使得本来心中就非常犹豫的崇祯,下旨让高起潜成为监军,高起潜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太监。

因为卢象升做人刚正无私,不愿意贿赂其,更不愿意与其同流合污,便被其调走精锐,最后力战而亡。

当然了,杨嗣昌真正的可不可用,还在于日后杨嗣昌的能力而言,不过就现在而言,崇祯对于杨嗣昌的态度还是非常满意的。

崇祯不停的看着杨嗣昌,突然有了考验他的心思,杨嗣昌也被崇祯的目光给盯的低下了头。

“杨嗣昌”

“臣在”

“刚刚宣大总督满桂以及张世泽联合给朕上了一份请战的折子,希望朝廷能够趁察哈尔部袭扰大明边境,发动对察哈尔部的大战。

但是呢?之前,因为朝廷户部空虚,再加上朝廷百官大部分都是反对在今年发动对草原察哈尔部的决战,朕便将此事暂时延后了,但是现在,朕的手里已经有了钱,但是朝廷之上,百官对于此战依旧是反对的态度。

你觉得宣大是否要在今年发动对察哈尔部的决战?如果朝廷现在发动对草原察哈尔部的决战,我大明是否可以取胜?”崇祯将盯在杨嗣昌身上的目光收回,满脸不在意的问道。

但是,对于崇祯的发问,杨嗣昌并没有丝毫的惊慌,甚至犹豫都没有,而是当即站了出来。

“启奏皇上,臣以为如果我大明在今年对草原察哈尔部发起全面攻击,则有八成可能会输。

如果明年开春之后开战,则有五成胜算,如果再拖上两年,则我大明有了八成把握。

臣以为,我大明想要取得对草原察哈尔部的决战之胜,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行。”杨嗣昌满脸认真的看着崇祯说道。

看的出来,他对于这个问题,早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如今说的这些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崇祯点了点头,再次问道:“为何?为什么拖的越久就会对我大明越有利?朝廷上,可是有很多主战的大臣,认为以我大明将士如今的锋芒,打下区区草原蛮夷,不过是探囊取物罢了。

在他们看来,察哈尔部久居漠北,而我大军对于漠北情况极其不熟悉,只有趁如今察哈尔部在边境作乱的时机,将其一举击溃才是上策。”

杨嗣昌听了听崇祯的话,沉思了一下,随后脸色略带严肃的说道:“皇上,臣不敢有所隐瞒,臣以为向皇上提出这种意见的人,不过是碌碌无为之辈罢了,皇上切不可信之、听之。

臣以为,如今我大明虽然取得了对辽东之战的胜利,但是朝廷损失精兵将近十多万,粮草、辎重更是损失无数,甚至,朝廷现在还不过刚刚收复了旅顺以南的领土。

皇上想要收复整个奴儿干都司,将整个辽东和奴儿干都司重新纳入到我大明的领土,则还需要对辽东再次用兵才行。

就算皇上收复了整个辽东和奴儿干都司,想要将其稳定,恢复到之前的样子,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行,甚至还要布置重兵,防止战乱再起。

因此,臣以为,朝廷想要稳住大局,第一则是收复奴儿都干司恢复其的治理,第二,则是大明暂时放弃在北方的战争,进入稳定状态。

只有这样,我大明集聚够足够的能力之后,想要再击败察哈尔部,不过是探囊取物罢了。”

说完话的杨嗣昌,静静的站在那里,仿佛刚才不是他说的话一般。

他的话刚开始让崇祯的脸色有些难看,但是听着听着,崇祯不由的感觉杨嗣昌还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比较务实的一个人。

其中的两点,崇祯还是非常赞同的,第一就是首要任务,收复奴儿干都司,第二就是朝廷对于辽东之战的损失之严重。

崇祯开始沉思了起来,天气越来越热,无论是崇祯的额头上还是杨嗣昌的额头上,都出现了一滴滴的汗珠。

但是,崇祯并不放在心上,他依旧是呆呆的看着前面,周围的王承恩等人都知道,崇祯在思考事情。

王承恩这时手拿一块毛巾给崇祯擦了擦汗水,崇祯突然转过身来,看着王承恩,直接给王承恩吓了一跳。

杨嗣昌说的话,崇祯很清楚,也需要再想想,杨嗣昌所言给了崇祯一个警醒,让他明白了,北部最难的不在于用兵,而在于治理。

他将放在一旁的一封很是平常的奏报拿了出来,只见上面写着陕甘总督孙传庭呈上的字样。

这封奏报崇祯已经看过了,但是此时听了杨嗣昌的话,不由的再次拿了出来。

杨嗣昌一脸不解的看着崇祯,但是却不敢说话,就这样静静等待着,他将袖子慢慢抬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再次悄无声息的放了下去。

再次看了一遍,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依旧跪在地下的杨嗣昌。

“攘外必先安内,朕自继位以来,大明北方亦是连年天灾人祸,至于辽东,百姓更是十不存一。

依你所想,北方祸乱之源在哪里?朝廷对于北方的治理方略,应该是怎样的?怎么样做才能恢复北方的富饶和稳定?”

崇祯这些问题,都是陕甘总督孙传庭近些日子给崇祯上奏的内容。

陕西和甘肃,可以说是之前大明西北边境之地,只是随着内蒙古被正式纳入到大明的统治之后,陕甘就变成了一个相对缓冲的地带。

但是,陕西因为连年天灾人祸,导致了乱局丛生,直到现在,张献忠依旧盘踞在陕西的山区内,在不断的壮大,孙传庭的几次围剿,因为很多人的泄密,都以失败告终。

在陕甘待了几年的孙传庭,几乎已经洞悉了陕甘以及大明北方各省的困境,因此他向崇祯上了这样一道奏疏,直指北方的祸乱之源。

这也让崇祯想要下决心解决北方之祸,将整个大明彻底稳固起来,以大明为基石,不断壮大。

这几年他却是颁布了一些政策,将很多东西变成了自己的取钱机器,可是,对于真正的民生,却是没有什么调整,甚至他也是只解决了一些人的温饱问题。

只是,再加上数次大仗,大明看似已经被他用军队给稳固了起来,实则是,崇祯将朝廷各省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北方,南方原本近几十万的军队,如今也不过只剩下了十五万兵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