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啥?挑战养由基???(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目前地球的东方有两个“王”,有时候会出现三个“王”。

为华夏文化圈所承认的王,自然是周王室的那个王。

当前周王室在位的是简王,姬姓名夷。

楚国的君主也是王,只不过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华夏文化圈列国的承认。

一些尊奉楚国王号的列国,一般是离楚国太近,又或是楚国的傀儡国。

这些列国其实也是周王室分封下去的诸侯国,只不过与忠心相比起来,他们更需要的是生存,只能承认楚国的王号。

另一个自号为王的国家是吴国。

位处大陆东南的吴国,他们打赢了楚国就会立刻称王,一旦被楚国痛打了一顿又会去掉王号。

华夏文化圈其实知道吴国的奇葩,只是需要吴国一直找楚国的不痛快,一直放任着和扶持着。

晋国其实对吴国有一套计划,想要让吴国全面晋国化。

简单说,就是晋国希望将吴国改造成为一个从文化到制度全盘“晋化”的国家,只是一直以来进行得并不顺利。

不是吴国人懂得什么叫文化入侵,是他们天性散漫又缺乏契约精神(不信守承偌),再来是不愿意承认晋国比吴国强。

晋国的“下军”和“中军”进入郑国的疆域,他们在“雍”停驻了八天之后,继续向南方开发。

成为智罃“军尉”的吕武,随着职位的变动,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

首先,这一次弭兵会盟并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

晋国跟楚国一再交战,还要应付秦国的挑战,齐国时不时也跳出来顽皮一下。

跟楚国打了太久,打得晋国上下早就疲惫不堪,得到的好处是成为“中原盟主”这个身份。

这年头当“盟主”可不止是名望上的好处,还有让列国来“听成”的资格。

所谓的“听成”并不复杂,就是喊来各国的使者,告诉他们什么年份,哪个国家应该给晋国交多少保护费,哪一次战争的哪一个国家该出多少战兵和辅兵。

为了巩固“盟主”的身份,几代晋君乐此不疲地一再召唤列国会盟,搞得各个诸侯国其实是很心烦却不敢拒绝。

秦国已经实际上对晋国发起了挑战,短短数年之间,晋秦打了数次,还被秦国骗了两次。

晋国并不害怕明面上的挑战,集结大军与之交锋也就罢了。

他们最讨厌的是明明答应臣服,却是一再捣乱和私底下捅刀子的行为。

齐国就属于晋国讨厌却不好动手教训的捣蛋鬼之一。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吕武还窥探到了一点。

晋国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难以掩盖的地步,要是再不及时地处理,国家不是在内部的互相攻杀下衰弱,便是被外部推一把导致灭国。

至于分裂什么的?

晋国贵族不敢去想。

国君从没有想过。

不是他们天真,主要是目前并没有发生过诸侯国分裂后闹独立的例子。

目前华夏文化圈的所有诸侯国,无一例外都是周室分封后的国家。

即便是这些“封君”再怎么荒唐,顶多是国君被干掉,下一个坐上国君宝座的人,还是该国国君的后代。

吕武的理解是,当前的主流思想以及社会规则,处在王侯将相有种的年代。

所以了,干掉国君自己来当国君,只会出现一个结果。

周边诸侯国联合起来,再有内部一大帮不服的贵族,一起组成联军将那个胆大的家伙挫骨扬灰。

允许出现贵族强到将国君当傀儡,取而代之却是万万不允许的!

吕武想到了齐国的田氏,他们就经过数代人的操作,成功地收买了齐国上下不提,还贿赂了周王室。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田氏代齐给所有春秋人上了一课。

那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卧槽!事情还能这么干!??

田氏干出这种惊天动地的事情,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夏人的思维。

而周王室也因为收取了田氏的贿赂彻底没了节操不说,还给自己挖好了坟地。

吕武没记住田氏代齐发生在什么时候。

他甚至都不知道晋国是什么时期被瓜分的。(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原来晋国的内部矛盾这么尖锐,已经严重到可以修改晋国称霸的国策。”吕武乘坐在战车上,眼睛看似在注视着什么,实际上瞳孔并没有焦距,他想道:“赵氏被灭只是矛盾的爆发,也将晋国的秩序搅乱了。”

晋国当前的元帅、执政和中军将栾书,他就充分地感觉到了危机。

作为领头羊,栾书其实不愿意放弃争霸,只是他看得非常清楚,晋国已经到了不解决内部不行的时刻。

在这个前提下,栾书对智氏跟楚国勾勾搭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经由自己的铁杆荀庚,不断地去进行鼓励。

另外,栾书还有一个帮手,便是有着“和平大使”称号的士燮,尽情去与宋国的大夫华元鼓捣。

其余的卿不是瞎子,他们或多或少知道其余的卿在干什么又有什么盘算,一样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士燮通过华元与楚国的令伊(执政)子重接上了头,又将楚国公子罢、许偃拉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