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老实说,崔杼在得知齐君吕环已经逃走的消息后,已经后悔发出停战的请求。
“阴武终究还是秉承身为人臣的恪守,怎么会加害一国之君呢?”崔杼并不知道自己想错了。
是吕武先发现正面战场的战斗停了下来,才决定将齐君吕环给放走。
先后顺序很重要的。
心里后悔了的崔杼说到底还是一个正统的春秋人,没有马上翻脸不认人。
他在思考翻脸的成本会有多大,值不值得,应不应该,继续给那么打下去。
另外一边。
吕武则是会合了率兵要来增援的士鲂。
有一个“师”后续上来?
吕武将阴氏的骑手散出去抓捕四处奔逃的齐国黎庶,自己则是带着士鲂以及那个“师”来到齐军的阵线后方。
这么一搞,摁下暂停键的齐军,一下子陷入了四面的包围之中。
情况是,魏琦带着三个“师”从前、左、右包着齐军;吕武和士鲂则是带着一个“师”堵住了齐军的后路。
魏氏的两个“师”跟齐军交战了约半个时辰,不再是满编状态。
不过,相比较起来,齐国的中军硬抗魏氏两个“师”,伤亡方面要大得多。
魏氏折损的兵力应该是千人左右?
齐国的中军损失的士兵约有四千?
考虑到是晋军在向前推进,己方的伤患能够及时抬下去救治。
齐军则是一再被迫后退的一方,伤患不得不留在原地,可能会被推进的晋军践踏而死,又或是被晋军士兵顺手给予最后一击。
毫无疑问的是,齐军士兵折损进去就是真的没了,晋军的伤员也许还能再抢救一下。
绝对不能说齐军的中军太废材。
很多军队的伤亡率达到一成,迎来了当场瓦解的下场。
一支军队的伤亡率达到将近三成左右才崩溃,已经可以说很不错了。
这也是一流强国与其它诸侯国的区别。
伤亡率达到一成就崩溃,说的就是那些二流或三流国家。
而晋国和楚国打过折损过半依然酣战的战争,充分给世人展示霸主国的军队该是有何等的韧性和意志。
吕武见到了崔杼,讶异地发现这位齐国执政看上去还很年轻。
当然,所谓的“年轻”只是相较于各国的执政而言。
各个诸侯国的执政一般超过六十岁,崔杼看上去应该只有四十来岁,真的是很年轻啊。
殊不知崔杼也在感概吕武的年轻。
二十来岁就是霸主国的“卿”,不能说独一份,却是年纪轻轻就站在了权力的巅峰阶级。
“见过阴子。”崔杼老老实实行礼。
其余随行的齐国贵族行礼,口呼道:“拜见阴子!”
一个是“见过”。
另一群是“拜见”。
用词也代表了本身的地位阶级。
他们是在两军万众士兵的注视下会面。
晋军没有解除对齐军的包围。
齐军挤成一团在等待命运的裁决。
吕武彬彬有礼地进行回礼,等待有人抬来案几以及圃团,布置好商谈的会场。
啥???
竟然要抬来案几和圃团?
甚至要打起遮阳的帐篷。
以为只是这样吗?
那么简单怎么能承托出贵族该有的逼格。
别说即将进行谈话的是来自晋国的“卿”和来自齐国的执政。
哪怕是作为摆设,酒水以及水果、蜜饯,一应的皿具啥的都该有!
如果不是军中没有侍女,都要让她们出来露露脸。
小白和小青?
她们是吕武的贴身女婢,不是普通的侍女,不适合抛头露面。
场面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只有摆设交谈会场的一众人在沉默中忙碌着。
能够看到会场的晋军,脸上没什么太特殊的表情,眼眸里面却有着属于霸主国士兵该有的骄傲。
有些上了年纪的晋军士兵,他们不止一次见识过这样的场景,每一次都是敌军战败,不得不接受屈辱的停战要求。
与之相对的是齐军士兵各个神色紧张地注视着。
两军主将的会谈结果,将会决定接下来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打。
齐军的普通士兵可能没有一颗聪明的脑袋,亦不会有长远的目光,不知道自己这些士兵陷在这里对齐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安全地回到家乡。
齐国的贵族要多想一些。
能回去多少,又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接下来将决定很多家族是不是会元气大伤,乃至于是作为一个家族能不能继续存在。
作为执政的崔杼要考虑的就太多了。
崔杼既要考虑国中贵族的平衡,又要衡量周边各个列国会不会趁机搞事。
当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先渡过眼前的难关。
“阴子绝非循规蹈矩之人。”晏弱又再次低声提醒了崔杼一句。
崔杼低沉地应了一声“是也”,复道:“你有何策?”
晏弱想了想,说道:“为今之计,唯有屈服于晋。”
这个对齐国来说,没有半点丢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