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真要干仗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在今年发生了国君薨逝的事件,等于晋国进入丧期,谁头铁敢在这种特殊时期来招惹晋国?
在吕武的力主之下,晋国对国君的丧事办得一丝不苟,也就是该给什么样的规格一点不少,要用到的陪葬品齐全。
丧礼先在“新田”举行,等待列国的代表过来参加完毕,场地换成了“绛”那一边。
这个“绛”是“曲沃一系”的“公共墓地”之类的定位,晋国的一国之君薨了都是葬在“绛”这边,公族的大部分族人也是选这里。
由于晋国早就废除了人殉,自然看不到大批什么人被驱赶进地下墓室再落闸的场面。
在晋国最为隆重的陪葬品是战车,规格最高的就是含“金”量充足的款式。
那个“金”是铜,也就是打造战车时使用了大量的铜制品。
除了战车之外,陪葬品缺不了各种类型的灯具,造型方面会比较讲究一些,规格最高依然是采用全铜打造而成。
再来就是另外的铜制品和陶制品,像是一些诸侯才有资格使用的酒爵、食鼎,其余用餐工具等等。
众多的陪葬品中还有兵器和甲胄,一般是穿在木人身上。
如果是铜制品,鉴于青铜虽然也会生锈却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关系,后世考古还能看到个模样,保存手段了得则会跟新的一样。
使用铁制品的话?不用两千年那么久,以墓室的潮湿情况判定,几十年铁器就该变成一堆铁屑了。
要说姬周的陪葬品里面什么最高贵,无疑是一件由玉石制作而成的甲衣,它就穿在姬周的遗体身上,钉上棺木再封闭墓穴,不知道多少年之后能够重见天日。
墓室封闭之后,国家级别的“大巫”又是一阵唱唱跳跳。
别说,级别越高的“巫”,他们吟唱什么玩意很难听懂,听着却是能感觉到远古与沧桑,听起来还是挺带感的。
吕武能发觉中行吴对姬周的丧礼规则有意见,可是中行吴有意见又怎么样?
身为人臣在很多事情上吃亏是一种必然,稍微强硬点都可能被传为嚣张跋扈,不是权臣也要被戴上个权臣的帽子。
而作为君主,他们的嚣张跋扈会有另外的解读方式,国家强盛被称呼为霸气,国力每况日下则视为暴君、昏君啥的。
“如此作为,于风评、国事皆有利也。”吕武只能这么安慰中行吴。
心里有恨又极度不爽的中行吴能怎么样?他除了继续恨和不爽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甚至可以说,中行吴要庆幸自己不是元戎,要不然需要忍着极度的恶心不适,一样将姬周的丧礼办得风风光光。
没办法的事情,常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政治人物嘛……
新的王朝给上一个朝代的末代之君定谥号,肯定是哪个差就选哪个,用以强调新朝廷的建立是顺天应命,从而产生一个叫“成王败寇”的成语。
不是改朝换代的背景,以臣子的身份给君主定谥号,君主得到的谥号越差劲,只代表一众大臣也不咋地,甚至要跟着一块遗臭万年。
哪怕吕武想要操作点什么,针对的对象只会是晋国的末代之君,理由当然也是用来彰显新朝廷的伟大、光明、正义和顺乎时代的召唤。这个不取决于晋国的末代之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纯粹就是一种政治需要罢了。
姬周的丧礼结束了,一个时代也随之终结。
一众人回到“新田”,由吕武将公子彪会成为新君的消息公布于众,告知晋国贵族与万民,还将派出使者团前往各国,周王室那边自然也不能少了该有的程序。
公子彪并没有一块回到“新田”,他跟自己的母亲留在“绛”为姬周守墓服丧,一同留下的还有羊舌肸以及公族的一些封主。
晋国会维持三个月没有君主的状态,国内外一切大小事务吕武为主,其余的“卿”为辅,一起进行处理。
在公子彪会继承君位的消息公布之后,关于处置一应叛乱人等的命令也被下达。
而那之前,早就有大军开过去,一家又一家的收拾。
大多数涉事的公族并没有反抗,仅有极少数公族玩了一手垂死挣扎。
不反抗的公族争取的是一个宽大处理,他们得到的下场比玩垂死挣扎的同伴要好上一些,比如还能有一块封地。
反抗的公族没有死全家,只是单独留下的那个后代不但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某天就该饿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吕武与众“卿”进行商议,空出来的封地不再进行分配,将全部转到新君的名下成为直属的食邑。
大家都是大佬级别,连续三年之内干了几次削弱公族的事情,频率太多,削得过狠,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免得吃相太难看了。
新君彪的年纪还小,母亲又是来自不入流的杞国,公族难以依靠之下,他们孤儿寡母将来会怎么样,很是仰仗吕武到底要不要选择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