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大争之世,唯论强弱存亡(2 / 2)

所以,吕武进行动员夺取了韩国三分之二的城邑,当前有三个“师”和三千骑兵驻扎在“黄父”附近,有两个“师”驻扎在了“断道”,其余一个“军”又两个“师”以及三万骑兵都在“虎牢”了。

那些并不是吕武动员起来的全部兵力,刚刚攻占的区域都在要道屯有驻兵,同时三戎之地那边还有两个“师”和五千骑兵。

如果有必要的话,吕武其实也能对刚刚从韩国那边改换门庭到汉国的贵族进行征召,大约是能再凑出两个“师”左右的部队。

以为三个“军”又一个“师”和三万八千骑兵,没有算上出征“汉中”的三个“师”,他们就是吕武能够动员兵力的极限了吗?那肯定不是。

汉国执行了新制度,那是一种比曾经晋国更军果主义的制度,不过日子了为前提,以汉国约五百万的人口动员出七八十万数量的大军,绝对能够做到的。

要是这一波能将得自韩国的三分之二城邑吞下去,汉国应该是能增加四十万左右的人口?那样汉国的总人口应该是接近五百五十万了。

吕武说道:“如需会盟,韩王、荀王、范侯、宋公、郑侯,皆可来也。”

现在真的不是汉国大举东出的好时机,别看一波吞了那么多的城邑,实际上是打乱了吕武的很多部署。

首先,长渠还有三分之一左右没修,保持原有的人力物力投入,怎么都还要修两年。

再来是,汉国修栈道,梳理“天池水泽”,并且攻占“汉中”之后正在图谋巴蜀。

虽然说两线用兵是兵家大忌,其实也看两线是怎么个用兵方式。

巴蜀那边撑死了也就拖住汉国不过超过一个“军”的兵力,关键在于会让攻占巴蜀的时间被拖得比较长,或者因为汉国高层的注意力不在那边,导致出现战败的可能性。

“我需要时间……”吕武对这个认知很清醒。

韩国名存实亡了对不对?汉国却是没有宣布灭掉了韩国。

然后,汉国现在有那个能力夺取范国“虎牢”以北的城邑,一样没有付之行动。

吕武太清楚疆域的扩张是怎么回事了,并不是短时间内疾速扩大地盘就是好,讲究的是能不能有效消化再为己所用。

“郑失其土……”吕武看向梁兴,接着往下说道:“范、韩皆可居之。”这候 章汜

归还城邑给韩起是没有可能的。

韩起还想有自己的国家,跟范国和郑国挤一挤吧?

子产玩忽悠大法有了一支大军,后勤供应则是仰仗楚国,一旦失去楚国的粮秣支持,分分钟大军四散。&#24378&#29306&#32&#32&#35835&#29306

范国现在半死不活,没有实力来保证自己疆域不变,他们需要时间来整合内部的力量,该受的委屈就必须忍着。

当然,那些是吕武自己的盘算,能不能成事非常不好说。

梁兴觉得自己就是再能说会道,中行吴、韩起、范鞅、子产、子佐也不会是傻子吧?

吕武说道:“苟且罢了,无需事成,延时为上。”

短短时间之内风云变幻,吕武不相信只有自己应接不暇,实际上被卷进来的各个诸侯脑子肯定更乱。

吕武想了想,说道:“你还需奔走列国,唯重齐国。”

成体系的纵横术还没有出现,以前梁兴干的活其实已经有点相似的影子了。

有些事情就是不为个人的意志而左右。

吕武想要尽可能地拖时间,着实没有想到范鞅会将韩起带进“虎牢”来到自己的面前。

算不上什么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只是一时间相对无言而已。

韩起的胆子也算是大,敢进“虎牢”来见吕武。

在韩起进“虎牢”之前,其实吕武已经事先知情,多少算是有一些心里缓冲了。

“坐罢。”吕武能怎么地?干掉送上门来的韩起吗?

范鞅眼观鼻鼻观心地坐下,看了一眼韩起,又看向吕武,说道:“未先请谒,请叔父恕罪。”

吕武不搭理范鞅,看着韩起问道:“为何叛我?”

那什么,是汉军先攻击的韩军,还顺带连郑军一起揍了,搞得还想掩饰一下的韩军和郑军,不得不合流抗击汉军的攻势。

只是吧?韩起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实力不如人,他跟子产的联合也是一件既定事实,不辩解可能还能谈,一辩解说不定就要被赶走了。

吕武根本没想让韩起回答,继续说道:“事已至此,如言谈城邑归属,且待荀王来此。”制大 制枭

连裤子都输了的韩起敢来见吕武,家底看起来很厚的中行吴未必敢。

中行吴想见吕武是在会盟环境之下,也就是双方带上认为可以自保的兵力,再在天下人的瞩目下进行聚首,才不是玩孤身赴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