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擒贼先擒王(1 / 2)

纳粟拜爵,最初是猗顿提出来的。

春秋战国之际,本就是工商食官走到尽头的时期,齐国郑国商业日益繁荣,城市贸易与日俱增,赵国也鼓励工商业发展,十年之间,数不清的小工商业者在各地出现,虽然富比邦国的大商人受到了压制,但仍然有许多人依靠经商致富。

这些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并不高,因为《田律》对土地买卖和兼并的限制,也无法大量购置土地转变为大地主。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在新兴的赵国占有一席之地,而商人出身的平准官猗顿就代表了这些人的利益。

猗顿认为,之前赵氏就在实行商人多交粟帛可以免除徭役的政策,如今赵国初立,面临国库缺粮缺钱,不如更进一步,实行纳粟拜爵,让商贾们将钱粮交付国家,换取爵位。

不少朝臣为此心动,也有不少君子嗤之以鼻,赵无恤思虑再三否决了这条建议。虽然他也知道,纳粟拜爵的政策秦汉都实行过,汉武帝时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还采取过“募民买复”、“入羊为郎”的措施,增加了国家粮库的储存。

但长远看来,这依然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纳粟拜爵其实就是变相的卖官鬻爵,秦汉军功爵之败坏,发端于此!之后愈演愈烈,到了东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军功爵已经完全流于形式,连三公都可以明码标价地叫卖了。

所以赵无恤决定不开此恶例,不能让刚颁佈的军功爵变成用钱粮就能购买的白菜。

他毅然宣布道:“功名只向马上取!唯名与器,不可以贾人!”

一时间,纳粟拜爵之说便渐渐没人提及了,在战争里得到了爵位的将吏们也松了口气,若是那些在他们眼里奸猾的商贾纳些钱粮就能与他们同跻一堂,那这功爵的分量就大大降低。

说这句话的时候,赵无恤是打算等到秋高马肥,粮食堆满仓禀后再出征泗上的,他让河间、衞国、商丘、鲁国等地保持防御状态,只派遣少量部队过境骚扰敌国春耕即可。

然而树欲宁而风不止,三月底,有消息从东方传来:琅琊水师被齐吴舟师击败了,一时间,满朝震动……

……

“自君上执掌赵氏起,十年来从未有此大败!”

未央宫含元殿上,朝臣们一早就议论纷纷,所有话题都集中在琅琊海战上。的确,赵国建立的过程里,赵军虽然无岁不战,但大仗基本都赢下了,偶尔有小败,如田贲攻秦冒进被击退,也无碍大局。

然而这次却不一样,几年前赵无恤力排众议,用琅琊盐税以重金打造了琅琊水师,拥有在海上看似无敌的巨大楼船,他亲自命名其为“玄鸟”号。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徐承却在家门口一败涂地,船只损失大半,只能退回港口龟缩,向国内告急。

好在玄鸟号没被击沉,不然国内少不了会有人认为“此战不祥”,劝阻赵无恤与吴齐开战了。

“徐承丧师,此乃赵国之耻!”

总体看来,朝中还是以主战派居多的,只是百战百胜惯了的赵国朝臣将吏们一时间接受不了这次战败,纷纷提出,要严惩徐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