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不知道怎么学到点子上(1 / 2)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几乎是后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的必要因素。

现在,夏国在这个方面碾压了整个时代,那么,它在经济方面爆发出来的能量,也将被整个时代所仰望。

于秋让诸多议员以及各国的元首参观了解铁路,知道火车的强大运力,和给夏国带来的巨大改变,就是想让他们也升起引入夏国的铁路火车的想法。

虽然这在短期之内可能不现实,但是,早些做准备工作,当真正要做的时候,才能具备可行性。

“夏王殿下,以后这铁路和火车,真的能铺设开通到我们高句丽去吗?”渊盖苏文连续的跟着于秋跑了一上午之后,终于是忍不住,找了个机会来到于秋面前向他问道。

于秋点头道,“当然,高句丽距离夏国的距离不到两千里,如果通了火车,一日之内就可以抵达,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的贸易,各种大宗的物资调运,就将再没有阻碍。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行。

第一是钢铁产能还跟不上。

第二是铁路系统的维护,需要大量懂行的人力,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培养。

第三是没有足够强劲的经济量支撑我们投资如此巨大的资金,去修建这么长的铁路。”

他的话让渊盖苏文陷入了沉默之中,其实让他最佩服的是,于秋总是能从正确的角度计算得失的问题。

就比如,刚才他到南站了之后提出来的一个问题,说现在之所以把火车站建在路面上,那是因为路面上的地方大,建设成本并不算高,等到以后洺京城内变的寸土寸金,百姓们觉得土地严重觉得不够用之后,就应该把火车站,铁路,修建到地下去,给大家腾出更多的空间。

他这个想法对于所有人来说,都疯狂无比,然而,细细幻想一下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么做不仅能使火车的运行更安全,还能大量的节省土地,给大家带来便捷。

如果洺京的每一街区的地下都有一条铁路,一个站点,能让这个街区的人,快速到达自己想要去的街区,那么……

渊盖苏文无法想象下去,当一个城市的百万人口的劳动力被整合起来,能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那个时候,洺京做任何事情的效率,将会快到什么程度。

就拿现在来说,洺京能让百万人口吃上新鲜的蔬菜和肉食,而且,供应这百万人蔬菜肉食的,还只是武安县和鸡泽县的一两万人,这一点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同样是百万人口的长安,就无法做到这种程度,城中的大户一般都要靠城外的庄子供养蔬菜粮米,一座城的繁华,要靠着关中数十县,上百万人口的产出供给来保障,而且,其质量水准,还远远不如洺京,一年吃不到几顿荤腥,入冬之后,吃一个冬天菜干的人,简直太多了。

至于高句丽的平壤城,更加是没法比了,大多数百姓,每天都要将一大部分时间用在收集和制作两餐的食材上,吃的简单无比不说,还让他们没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其它生产方面的事情,用于秋的话来说,就是节奏太慢,生产力严重不足。

最最让渊盖苏文不理解的是,随便一套百来平的小别墅,都能卖一千贯以上的洺京城,在于秋眼里,居然还不是寸土寸金,那得卖到多少才算?一万贯一套,还是十万贯一套?

其实他还是没有猜对,于秋打算将一辆汽车都卖到十万贯,在洺京中心政务区的一套别墅,怎么着也得百万贯起,甚至在一些年以后,达到几百万贯一套。

因为,那个时候能在洺京中心政务区拥有一套别墅,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没有相当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拥有的。

“根据您的测算,高句丽要与夏国的贸易量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投资修建铁路才比较划算?”渊盖苏文再度问道。

于秋想了想去年夏国与高句丽之间大约三千五百万贯的贸易总量,开口道,“如果以去年的总量为基础,每年增加一倍,持续十年,差不多是没有问题的了。”

“十倍?”渊盖苏文惊讶道。

那可是三亿五千贯的恐怖数字,夏国现在的生产总值,也不过是两亿多万贯而已,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每年增加一倍,可不是这么算的,三千五百万贯增加一倍,第二年就是七千万贯,等到第三年再加一倍,就是一亿四千万贯,第四年的总量是两亿八千万贯,到第五年,就是五亿六千万贯,以此类推,十年后,至少是一百多亿贯的贸易总量,是现在的贸易总量的三百到五百倍。”于秋笑道。

“三,三百到五百倍?”渊盖苏文发现自己的牙齿有些发酸,总感觉这个数字很不真实。

然而,此刻他心里却一直出现两年前他刚与于秋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时的情景,那个时候,他不过是在于秋这里拿了两三百万贯的货,就这,还需要找于秋借贷百万以上的贷款。

而现在,不过是两年的时间而已,总贸易量,居然就增加了十倍以上,达到了三千五百万贯,即便是净利润只有两成五,也让两国通过贸易,各盈利了八九百万贯。

要是那个时候于秋告诉他,两年之后,两国之前的贸易量和盈利额度会增长十倍,他恐怕也是不相信的,然而,事实却是摆在了他眼前。

所以,他觉得,于秋说的话很可能是真的,而渊氏,必须抓住与夏国合作的机会,全部吃下这块蛋糕,在财力上,完全控制住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