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皇上的心思(2 / 2)

“好!”房玄龄和李元马上明白程处瑞的意思,两人也不是傻子!

程处瑞先是写了一个方子,然后想了想又说道:“双管齐下吧,我写两个方子,一个为口服,一个为外用泡澡,水温入手为汤一点,不要过汤为好。药汤一济为六个时辰,什么时候我不用泡我会告诉你们!成与不成就在此一举。”

此事最后还是惊动了李世民,当然他不会为了一个小辈亲自来房府,但那意思很明显,你们要给我一个解释,程处瑞是不能离开房府,房玄龄只好先一步进宫,实在是这位皇上……

说起来李世民当年也差一点在玄武门之前把房玄龄给杀了,事情是这样的:

在唐高祖李渊创建帝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次子李世民居功至伟,毫不夸张地讲,若没有他的南征北战,帝国创建的难度将加大数倍,统一天下的时间也将大大延长。如果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那么李世民理应被立为储君,但在皇位传承中奉行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制度下,这种可能性却被无情抹煞。

对此,李世民心有不甘,背地里难免会有夺取储位的打算和行动,而这也引起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和敌视。随着双方的龃龉与摩擦日渐增多,此时的唐高祖除了居间调和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而这种“和稀泥”的方式,只能更加激化双方间的矛盾。最终,兄弟二人围绕储君的争夺,只能通过你死我活的方式来解决。

李建成深知,若想除掉弟弟,首先需要拿掉他的两个“智囊”-房玄龄、杜如晦,由此让李世民阵脚大乱,然后方可一举成功。为此,李建成便在唐高祖面前百般谗毁房玄龄、杜如晦,并成功地说服后者将二人驱逐出秦王府,并不得私自拜谒李世民。消息一出,秦王府上下大惊失色,但又无可奈何。

着李建成的逼迫日甚一日,李世民在焦虑无计的情况下,便派大舅哥长孙无忌暗中去请房玄龄、杜如晦,让他们帮助自己筹划应对之策。但房、杜二人考虑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深知外臣与亲王私自来往乃是朝廷大忌,一旦被人发现并告发,恐有身死族灭之忧。正是考虑至此,房玄龄、杜如晦便婉拒了李世民的邀请,并请长孙无忌代为解释原因。

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望眼欲穿,最终却得到二人不肯回府的消息,尽管有长孙无忌代为解释原因,但依然是怒火中烧,误以为房、杜跟自己离心离德,并准备改换门庭。为此,李世民解下腰间的佩剑交给尉迟恭,命其火速赶往房、杜二人的住处,让他们务必尽快赶来议事,若对方依然不肯听命,便即刻将他们杀死,然后携带首级回来复命。

尉迟恭领命后,火速赶往房玄龄、杜如晦的住处,对他们晓以利害关系,要求他们务必跟着自己回府议事。房、杜二人很清楚李世民是个言出必行的狠角色,今天若不听命,必然会立时被杀,所以思虑再三,只能咬牙听命。很快,房玄龄、杜如晦打扮成道士的模样,与尉迟恭分道进入秦王府,一场杀身大祸就此被化解。

所以说,皇上的心思是别人不懂的。

喜欢初唐小驸马请大家收藏:初唐小驸马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