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听着余老师的诉说,众人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p>
向东方说道:“现在国家正在改善教育条件,相信未来会更好,所以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需要余老师你多帮忙一下。”</p>
因为余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很多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p>
可能就连哪一个家庭有多少人口他都清楚。</p>
正好现在也是放暑假的时候,他也可以帮得上忙。</p>
余老师急忙说道:“接下来我我会认真配合好各位同志的工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只管开口就是。”</p>
“那行。”向东方拍了拍苏辰的肩膀:“这位是做数据调查的苏辰同志,余老师,你接下来就配合他的工作,一起做好走访工作调查每一户家庭人口情况,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的情况。”</p>
“明白。”余老师当即说道:“保证完成任务。”</p>
接下来就按照之前分配的那样,做调查数据的苏辰与陈培然,在余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做走访工作。</p>
而其他的人也忙着做采访等等工作。</p>
所有的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p>
很快众人在余老师的带领下,走到第1家开始展开调查。</p>
其实调查工作也就是询问家里面有几口人,有多少个儿童,他们的年纪在多少。</p>
至于上不起学的原因,自然是不用询问,全部都是因为穷。</p>
因为穷是一种病,很难根治的一种病。</p>
……</p>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辰都忙着和考察队,在这个地方展开考察。</p>
最令人不爽的就是,这个天气。</p>
因为终于下雨了。</p>
路上泥泞不堪,尽管带着有伞,但是依然免不了被雨淋湿。</p>
在对于考察队的工作很有影响。</p>
苏辰每天都和考察队一起同吃同住,没有提出过半分的抱怨。</p>
忙碌的差不多一个暑假的功夫,才总算把这里的情况给摸清楚。</p>
因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主要是现在交通闭塞,很多地方都是要靠走。</p>
但是考察队没有一个人叫苦。</p>
连同孔华和陈培然两位女同志也都在咬牙坚持。</p>
到了八月底,地方上的降雨越来越大。</p>
众人也总算弄清楚了这里的情况,准备开始返回京城。</p>
因为他们只是下来调查工作,自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p>
而且在余老师的带领下,也把所有的人家都走了一遍。</p>
向东方看着苏辰和陈培然交上来的数据,叹了一口气:“这入学率确实低的很可怕。”</p>
“那会在这里建起学校吗?”陈培然问道。</p>
向东方摇了摇头:“能不能建起学校,我说了也不算,得看上面的安排,我们只是负责把这里的情况给调查清楚,这个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等回到京城了,我再给大家请功。”</p>
这个时间可以说是累的人仰马翻。</p>
每天都不知道要走多少路程,幸好吃住是在当地百姓家里解决的,如果是回到招待所吃了再回去工作,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p>
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p>
次日,众人就前往火车站坐火车返回京城。</p>
来回折腾就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p>
回到京城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和苏辰没有任何的关系。</p>
因为他只是被抓壮丁的,数据的反馈由向东方他们负责。</p>
所以下了火车之后,他第一时间就直接回三庙街那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