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个滑头,陈大旅长稍稍放下自己的心思,配合着面色微微一变!
什么叫‘假作真时真亦假’,玩心理战,陈大旅长可不怕这个,你就是真瞎猫逮着死耗子碰上了,老子这个老牌地下工作者也让你心里犯滴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果然,在眼角余光看到自己面色微显凝重,唐刀明显迟疑了,目光在该区域停留片刻后,迅速移开,将目光干脆直接的对准了黎城县城。
“贵部此战,黎城为必打之战!”唐刀狠狠戳戳地图上的黎城县城,言之凿凿道。
陈大旅长的面色如常!
攻击县城这种操作,不要太平常好不好?想打大的战役,就是最没脑子的指挥官,也会将目光瞄准易守难攻却拥有丰厚物资的县城,哪怕只是做个幌子呢!
实际上,就在他已经发往师部的作战计划里,攻击黎城县城之战正是其中必要的一环。
不过,这一环相对于整个战场来说,只是起个调虎离山作用罢了,最多只能算整个战场的引子,和大战,差了十万八千里。
唐刀如此目光灼灼的看向这里,怎么说呢?倒是让陈旅长略显失望。
这,不该是‘无双战将’的战术水平!
人类这种智慧生物,总是在矛盾中前行!
就像女人对于伴侣,既希望其有所作为成为人中之龙,却又希望其能多陪陪自己和家庭!殊不知,这世上大多都是普通平凡之人,在艰险人世间打拼、为家庭遮风挡雨本就不易,那里能做到如此平衡?而那些成就人中之龙的就更不必说,在无边的诱惑面前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忘初心的?
而此时的陈大旅长亦是如此,既不愿意唐刀猜破自己的布置,又不希望看到一名‘庸将’!
只能说,在没见到唐刀之前,这位天才将领老师的电文,给唐刀塑造的形象太过美好了,导致这位从主观上对唐刀的印象也是极佳,好到甚至不愿意看到唐刀表现平平。
对于学霸来说,100分的卷子,99分都拉胯!就是这么个心理。
“哦?理由?”陈旅长按下心头失望,反倒是嘴角浮起笑意,端起搪瓷缸,喝了口水。
“先前我已经分析过,108师团正以黎城县城为前进基地囤积物资,那里正在成为一个军需大仓库,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黎城县城都必须打!狠打,大打!否则,等108师团开始对山区感兴趣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可就不好受了。”唐刀回答道。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黎城县城拥有城墙和碉堡,我部想攻克县城会付出多大的损失呢?”陈旅长目光微微一闪。
唐刀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在他的战术计划里,围攻黎城县城虽然会动用一个步兵团的兵力,但绝不是死战,是能破则破,不能破则以狂攻为恐吓。
那主要是因为,129师并没有几门火炮,缺乏攻坚能力,而黎城县城内却有足足一个步兵大队上千的日军,2比1的兵力对比,哪怕有内应,也让他对破城有所顾忌,那伤亡太大了。
但现在,唐刀却是送来了4门战防炮,37毫米炮弹口径不大,可这种炮连30毫米钢板都能穿透,就日本人目前粗制滥造的小碉堡,也就是一炮的事,如果不行,就再多干它几炮就是了。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一战,达成两个战斗目标呢?既可以干掉日本人,又可以抢光他们囤积的大量物资?那简直不要太美丽。
“陈长官您考虑的是,因为缺乏火炮,贵部没有足够攻坚能力,就算聚集重兵,攻下此县城,以伤亡换取物资,这笔买卖也不划算,甚至还有可能遭到日军援军的追击!”唐刀微微一笑,话锋突然一转。
“所以,在我团不参战的情况下,我判断,贵部会将主力部署在这里......”唐刀将手指直接挪到刚刚目光扫描过的地方。
“陈长官您想要的,不是物资,而是日本人的命,或者更确切点说,是日本援军的命!”
“咳咳!”陈大旅长差点儿没被还没咽下去的那口水给呛死。
围点打援,这是十八集团军经常玩的战术,唐刀猜到一点也不稀奇。
事实上,在曾经的时空中,黎城的日军在遭受到一个步兵团的狂攻后,立刻向长治城内的日军求援,日军立刻派出一个步兵大队和辅助部队共计1500人的援兵奔向黎城,而已经部署两个团主力的386旅,自然是一口将之吞了个干净!
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日本人也不是傻缺,为毛唐刀偏偏笃定是哪里?
唐刀:大哥,这是你曾经干过的事儿啊!不要让我强行编理由成不成?为了忽悠你这种聪明人,我脑壳很疼的。
“你说说理由,我可提醒你,你所指的神头岭这一带,所有的路,都在山岭上,不在山谷中,绝不是什么伏击的好位置。”陈大旅长终究是心性异于常人,在看到唐刀笃定神色后,知道唐刀已然确定,却还要做最后挣扎。
因为,当他选定这个区域后,旅部另外四位主官一致反对,最终还是他力排众议,坚定了他选择的这处战场,现在只等师部批复同意了。
“如果我开始还有些不确定的话,但经陈长官你这么一说,我却是更确定了!”唐刀将目光从地图投向陈旅长,无比坚定。
“因为,在七亘村将‘用兵不复’这计谋使用到炉火纯青让鬼子晕头转向的您,才有足够胆量给日本人来如此一招‘出其不意’!”
“咳咳!你可别吹我,七亘村那两战都是在我师两位首长指挥下完成的,你直接说你的理由!”敢在教员面前开玩笑的陈大旅长这会儿也被唐团座吹的有些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