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摸着胡须笑了笑:“此乃刘公的姻亲,应该不会拒绝。”
利氏,也就是马王堆汉墓的主人。
汉惠帝二年四月庚子封长沙相利仓为侯,七百户,比刘尧祖上刘越还多封了一百户,异姓王!
两家世代交好。
在这苦寒之地报团取暖,反倒躲过了许多动乱。
像长沙郡这种地方,自古以来,都是荒凉之地,血吸虫病泛滥严重。
辛追女尸这等富贵人都被检查出患有此病了。
刘尧却是摇头道:“利氏人丁不旺,倒是存有粮食,但我偌大的汉室皇亲要去欺负孤儿寡母吗?”
廖立攥了攥拳头,老头子这话是另有所指!
“刘公当真不愿商议一二?”
“该说的话我都已经说过了。”
廖立明白了,自己方才的赔笑完全没用,更是起身道:“告辞。”
“不送。”
刘尧拿起漆杯,美美的饮了一口茶。
刘备论血缘亲近,如何能比得上自家?
他还敢派人来要人要粮,真是想的美!
醴陵县县衙内,关平正在查看人口,时不时的看着一帮椽吏。
果然不是姓刘就是姓袁,仅有的三两个,还是他们的姻亲。
这两家,倒是把醴陵县把持着很好。
关平甚至,要想彻底掌控,就没有什么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更要调动百姓们的积极性,方能有效的增强自身实力。
在两旁站着的大小官员,今日也是第一次见关平来坐堂。
他自从来了醴陵县,便在河岸边规划了一块地,开始建造赌坊。
如今,赌坊火爆的生意,让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甚至有人觉得,关平就是来着赚钱的,对于政务没什么兴趣。
毕竟,人家是专职作战,并且立下了许多战功。
长沙郡做主的只能是郡丞刘磐,大家也算是老相识了。
“这人口为何下降的如此之快?”关平放下竹简看着众人道:
“我观三十年前的竹简,本县还有将近两万户,八万余人,可现在,竟然少了一半?”
醴陵县县令乃是从刘表时期存留下来的,当即拱手:
“禀太守,三十年间战乱恒生,渠帅作乱,还有疾病肆虐。
百姓流离失所,大多跑往交州活命去了,故而人口减少。”
“醴陵两大豪强,都不知道要庇护百姓?”
众多椽吏一听这话,急忙低头请罪。
反正人口大多被他们给吞了,但是县令已经为他们找补了。
此时与关平较真,那就是傻子。
谁知道人家太守是真的过来视察,还是只是走个过场。
万一冲撞了他,挨一顿打都是轻的。
就算关平他气恼人口变少,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还不是在这发发脾气。
“邓县令,莫不是以为我最近都在赌坊待着,没有下去瞧瞧?”
县令偷瞄了一眼关平,拱手道:“还望太守明示。”
“我看见了许多流民,为何没有把他们登记造册?”
众人心中一惊,难不成从豫章郡又来了许多流民?
这些百姓,他们也暗暗侵吞了一些。
“是属下失职。”邓县令急忙抱拳请罪:“这就差人去登藉造册。”
“我等了你三天,都没有人理会那些百姓。”关平站起身来道:
“邓县令当真是好大的官威啊,莫不是以为我剑不利乎?
还是觉得我年少就当上了郡守,就可以随意欺骗!”
哐啷。
邓县令吓得跌坐在地.
你好大的官威!
这话早在去岁就听过,那个时候关平他斩杀恶吏包奎,乃是益阳县县令。
郡守他是不是杀县令成瘾?
其余椽吏没想到关平会说出这等话来,更是吓得不敢言语。
“郡守。”士卒拦着袁龙大声叫嚷,让他进去。
关平挥挥手,放他进来。
袁龙瞧着厅内有些低压的氛围,看着跌坐的县令,心想这是下马威啊。
袁氏子弟看见领兵大哥进来了,顿时心中就有底气了。
“郡守,末将方才在田间地头发现了许多拖家带口的流民。”
袁龙一句话就惊爆了全场。
发现流民不鸟悄的全都拉回家去,在这充什么忠心。
莫不是想不开?
几个袁氏子弟看着袁龙的眼神有些不对,一些刘氏子弟则是相互挤眼。
关平挑挑眉,直接问道:“有多少?”
“回郡守,足足有五百户,两千余人。”
邓县令都懵逼了,从哪里来的如此多的流民?
都是从哪座山,哪个湖里冒出来的!
偏偏还是郡守在的时候,如此多的人,他都未曾有效安置,那绝对是失职了。
两千余人?
我滴乖乖。
关平根本就没想到一家就能出这么多的人,完全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一个壮年奴隶的价格大致在两三万钱,关平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记错。
不管袁氏还是刘氏都被惊住了,谁都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流民出现。
壮大家族的机会,可又少了许多。
“哎呦,不错哦。”
袁龙当即觉得自己的事情,稳了!
关平看向跌坐的县令:“邓县令,你失职了。”
“是,是我的失职。”
邓县令也顾不得反驳,他怎么也想不到境内会出现这么多的流民。
“没关系,我还能给你个机会,若是再有流民来,你好好安置,我举荐你到我大伯父那里。”
“啊,多谢太守!”
邓县令的心情大起大落,下官想要升职,不止是做的好,还要上官给的评语。
这次被太守抓到这么大的把柄,差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主动辞官,留一些体面了。
安置流民,乃是县里除了赋税之外,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否则流民会引发很多问题。
“我会派人盯着的。”关平把邓县令扶起来,拍拍他肩膀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你知道,目前没仗打,我很闲的,身为长沙郡太守,我得为百姓谋福利,你说对不对?”
喜欢从长坂坡开始请大家收藏:()从长坂坡开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