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开戏了(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正月十五的月亮还是那么的圆。

今天的平安大道人声鼎沸,梅兰方大剧院的门外挤满了人,有不少人都是手里高举着钱问谁手里有多余的票,这个时候,就算是黄牛的手里都没有票了。

韩平正带着韩采薇三人,遇到了正好准备入场的裴景祺和高峰两家人,这可是裴琰之正儿八经的第一次在大舞台上的表演,之前在德正社的三庆园那种表演其实就属于闹着玩,除了裴琰之和于德刚之外,大多数都是德正社的演员客串的,业余的很。

这次可不一样,梅兰方京剧团,华夏最顶尖的京剧剧团,而且还在著名的梅兰方大剧院中上演,就算是裴琰之这种上辈子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也是感觉到心脏砰砰的直跳。

在排练的时候,裴琰之跟在场的一些老生演员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就是因为杨波所穿的这身官服。

因为之前很多唱杨波的老生演员,在唱后面二进宫的时候穿的都是一件绿色的蟒袍。

而裴琰之则有不同的看法,从唐朝时期,华夏的官服的颜色开始有了定式,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

在明朝的时候,官服的颜色有了一些改变,因为杨波的官职是兵部侍郎,这是从二品的官职,而明朝的官服是有规矩的,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绿色。

所以不管在什么年代,绿袍子都是低等官员官服的颜色,一个堂堂的兵部侍郎,这件绿色的官服是不是显得有些突兀。

那些梅兰方京剧团的老生演员也是有些发愣,从清末到现在,唱了100多年的大探二,还从来没有人在杨波的官服颜色上较真过,但是裴琰之有理有据的说法,让这些人虽然有心驳斥,但是也找不到驳斥的理由,只能色厉内荏的用大家都是这么演的来回应。

就连李正素都没有想到,裴琰之会找出这么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李正素非常欣赏裴琰之的这股子较真的劲头,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有理有据,李正素稍微沉吟了片刻,就答应了裴琰之要求更换蟒袍的说法。

看着裴琰之的背影,李正素也是微微的颔首,这种事情,李正素大可以一句话就回绝了裴琰之,毕竟从有京剧到现在,二进宫中的杨波大多穿的都是绿色的蟒袍,大家也从来都没有质疑过,而自己如果还是当初那个京剧团的团长,估计自己有很大的可能会维持稳定,选择继续使用绿色的蟒袍,但是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团长了,身上的枷锁消失了,所以自己才敢这么做主,让裴琰之更换蟒袍。

这种事其实可大可小,因为京剧中的惯性是非常可怕的,尤其这是梅兰方京剧团,这里是梅兰方大戏院,这里的观众全都是懂戏的老观众了,有一点异常的表现都会被他们看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件事虽然看起来是小事,但是也许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裴琰之曾经因为这件事回去专门问过自己的师父韩平正,韩平正沉吟了片刻说道,“京剧,没有一定之规,如果你觉得不对,你就去改正,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你就用表现来征服他们,只要你的表现足以让他们忘了你穿的蟒袍跟他们记忆中的有偏差,但是在你征服他们之后,你的这件红蟒袍,说不定会成为他们眼中的正宗也说不定呢!”

……

晚上8点,梅兰方大戏院正式开戏。

锣鼓家伙崔动起来,台下的观众也都是纷纷安静了下来。

开戏了!

李正素从上场门出场,淡定的脚步,作为一名正旦,脚步沉稳,眼神坚定,面容不怒自威,好一副女王的风范。

后面跟着两名手持黄罗伞的宫女,两名手持灯笼的宫女,亦步亦趋的跟在李正素的身后,两名大太监带着四名小太监也是先行出场,站在一旁。

李正素来到了九龙口,面朝观众,用她独特的嗓音半唱半白的说道,“珠帘高卷金钩挂,黄罗伞罩定哀家。”

唱完这句之后,李正素淡定异常的回身,然后慢慢的走到了龙书案的后面,安然就座,这几步,可是非常的讲究的,毕竟李正素饰演的李艳妃可是正旦,是皇娘李艳妃,气势和气质都是一时之选,不能有丝毫的轻佻和不稳重。

裴琰之在台口的地方看着李正素的表现,也是不由得暗暗点头,这就是大家的风范,自己当初饰演的李艳妃可没有这么稳重和淡定,这就看出火候的差距了。

李正素坐在龙书案之后,开口念道,“老王宴驾命归西,满朝文武整华夷。多亏众卿来扶助,保定哀家立帝基。”

李正素定了一下,继续白道,“哀家,李艳妃。老王宴驾,太子年幼。多亏众卿,保定哀家已登大宝。今当早朝。内侍!”

旁边的大太监赶紧应声,“有!”

“传旨朝房文武: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班。”

大太监一挥手中的拂尘,口中白道,“遵旨。国太有旨: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班哪!”

只听得上场门出传来一声门帘内白,“李良有本启奏。”

说着,一位画着白色脸谱的演员,端着自己的玉带,一步一摇的走了出来,到了九龙口的位置,单手托了一下自己的黑色满髯,微微一推,来了一个亮相,下面的观众也都是纷纷鼓掌。

“全凭不烂舌,打动女王心。”

这位正是太师李良,也就是李艳妃的父亲,当朝国丈,不过看他的脸谱就能看出来,这位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李良一甩衣袖,拿着手中的笏板,来到李艳妃的面前,微微躬身,口中白道,“臣,李良见驾,国太千岁!”

李艳妃赐座,李良安坐在绣墩上。

接下来,就是李良诓骗李艳妃,说现如今如果让各国来人看到我国是女王当政,说不得回去之后就会起了反心,前来征伐,所以,不如将王位让给一个亲近之人,等到小皇上长大之后,再让他原业归宗。

李艳妃也是糊涂,言道,这里有什么跟我亲厚之人,至亲不过你我父女,那我就把王位让与你好了。

李良让李艳妃立下文约,省得满朝文武不服。

李艳妃果然立下文约,但是需要满朝文武签字画押才好,于是赐给李良尚方宝剑,让他去让满朝文武画押。

结果,李良先来到了文班这里,用尚方宝剑逼得大家纷纷画押,不过只有兵部侍郎杨波不画。

李良又来到了王侯的面前,用尚方宝剑逼得大家也是纷纷画押,唯独只有定国王徐延昭不画。

上台之后,李良禀报了徐杨二位拒不画押,李艳妃也是心中微怒,唤上了徐杨二位上殿问话。

饰演徐延昭的孟广路先生拿着自己的御赐铜锤,抬脚就上台去了。

一声震耳欲聋的“领旨”,也是让台下的观众们纷纷的鼓掌叫好。

裴琰之也是不由得点头,孟先生这声音,真是中气十足,不愧是花脸第一人。

孟广路上场之后,站立在台口处,手中的拿着御赐铜锤,迈着方步,一步一步的来到了九龙口,一抖水袖,露出自己的手来,轻轻抬起,开口唱道,

“徐延昭出朝房气冲牛斗,尊一声两班中文武公侯:先王爷晏了驾太子年幼,龙国太将江山要让奸谋。不服者随老夫上殿面奏,龙国太降下罪老夫保留。在午门喊得我口干舌锈,”

这时,身后传来了一个清朗的声音,“千岁慢走!”

孟广路微微回首,眼中带着几分疑惑和思索,张口问道,“答话者哪部的官?”

“兵部杨波!”

孟广路微微颔首,唱道,“快上龙楼!”

孟广路唱完之后,一抖袍袖,侧身看着李艳妃,背对着上场门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