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谋取巢国(1 / 2)

第117章 谋取巢国

姑苏城的移民花了两年时间,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迁徙去姑苏,就等同于流放。

王谨四年前亲政,在孙叔敖的指导下,做的还不错,没有多优秀,但是当一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

淮国公室中,对于姑苏城很是看重,毕竟这块土地若是利用好了,就是淮国的一个后勤基地。经过大规模修建水利设施,姑苏城这里可以生活大量百姓,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王霸之基。

王谨为了将这片土地掌控在公室之中,让公室出任姑苏尹,每一任姑苏尹的任期为五年,五年后不管如何都会进行调任。

虽然公室一族中有玄鸟纹,又有老祖宗在,基本上不会出现曲沃代翼这种情况,但是合理的制度也是必须要有的。

王谨将一批富户迁移到姑苏,这其中的因素很多,除了为充实姑苏城外,另一部分也是因为很多卿士家族已经尾大不掉,侵占小民的生存空间。

王谨强行将这些人迁徙走,将这些卿士家族拆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世家大族强行拆分为小户。再加上孙叔敖之前所商定的律法,很快就控制住了淮国卿士家族的做大。

同时将这些世家大族迁徙到姑苏城后,还给更多人提供了上升空间。也让王谨可以安插自己的心腹。算得上是一举多得。

而作为姑苏城的建造者,徐庸成了姑苏城的第一任令尹。实际上在自从淮国大力发展水利之后,吴地的粮食就开始不断增长。

等到所有水利设施建造完成后,第二年太湖平原周围的粮食产量就提升了三成。等这里用上更先进的耕种技术之后,未来将会提升至五成。

整个太湖平原,上百万亩良田,若是丰收,足够整个淮国吃上一年了。拥有淮河平原和太湖平原,淮国的粮食产量已经将邦周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了。

在完成了姑苏城的建造之后,王谨停止了劳役征发。连续十年的劳役征发,让淮国民众负担很重。自从子珏开始,淮国都信奉民力不可用尽的底线。

所以淮国的劳役征发一直以来都很慎重,并且和其他国家劳役征发还需要自备干粮工具,淮国的劳役征发是管饭的,并且在管饭管饱,在劳役结束之后,还会给一些钱,当然这些钱并不算多。

淮国的劳役是轮流进行的,参加过一次劳役之后,第二年再征发劳役的时候就不会再征调。

这在其他诸侯国看来,淮国这种征发劳役就是傻子行为,免费的多好?

实际上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就像是和其他国家认为富庶的标准是粮草充盈仓库,钱财累计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但是在淮国公室藏书之中有明确的记载,这种行为是浪费。毕竟只有把钱花出去的时候才是钱,放在仓库中,只是一堆破铜烂铁。

让钱财流通起来,让货物流通起来,这才是钱的作用。

王谨与民生息,不再大规模征发劳役。但是并不代表着淮国也停止脚步。王谨将大量暗探派遣进入楚国和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