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儒家孟轲
西楚国和秦国之间的战争进行的非常激烈,看到大军僵持不下,项鄫亲自率领精锐,想要突袭秦军主帅。
结果秦军悍勇,毫不畏死,竟然将其死死挡住,与此同时,公孙鞅命令左右两军包抄,若不是项鄫见势不妙,赶忙撤退,说不定这一次就要被秦军围杀。
渭河平原之上,双方大军不断厮杀,无数的尸体倒在这片土地上。楚国在经历灭国之痛,苦心经营数十年,现在正是国力巅峰,而秦国也在经历变法之后,同样达到了国力巅峰。
无数残肢断臂血肉散落,大量尸体倒伏在地。折断崩毁的武器到处都是,两国死伤都很惨重。
而另一边,魏国也开始进攻秦国,魏国想要将秦国再一次从河西之地赶出去,可是这一次秦国就如同钉子一般,钉在了河西之地。
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渐渐向秦国偏斜。西楚国从褒斜道出击,褒斜道虽然可以通行大军,但是转运粮草依旧困难。五百余里的山道,让楚军粮草运输困难。
而秦国则是在国内作战,粮草根本不用担心。同时秦军还出动大军,进攻褒斜道出口的郿县,想要切断楚国后路。
若不是楚国派出大军守护后路,这一次楚国就被截断退路了。项鄫久攻不下,粮草不济,后路也被威胁,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再战,当即大军开始后撤。
秦军见到楚军后撤,当即大喜,连忙派出大军进行追击,楚军只得留下一军断后,这才摆脱秦军,撤回到了郿县。秦军大军追击,楚国最终只得撤出郿县,退回褒斜道。
西楚国这一次本想要偷袭咸阳,一举攻灭秦国,结果大军僵持数月,最终只得黯然撤退。
而魏国在得知西楚国退兵之后,也不敢再和秦军开战,只得撤军防守。
秦国的此番虽然损失不小,但是也夺得了少梁城,在河西之地上占据了一个据点,为下一次河西之战打下了基础。
伴随着西楚国退兵,秦国暂时也没有追击,三国此番交战,损失了不少国力,一时间都无力再战。从战果上看,是秦国赢了,重新夺去了少梁之地,只不过秦国同样损失不小。
秦、西楚、魏之间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邦周诸国之间的战争却远没有结束。燕国和齐国之间一直都有冲突。赵国也在和中山国征战,这天下似乎没有一天是安宁的。
就在邦周诸国不断纷争的时候,淮国学宫之中越发热闹了。墨家如今也已经分裂,一部分前往齐国成了齐墨,一部分前往秦国,成了秦墨。剩下的则留在淮国称淮墨。
反倒是儒家越来越强盛,虽然诸国之中没有一个国家用儒家的王道来治理国家,但是儒家所描绘的盛世对各国士子太有吸引力了。
而且儒家也开始兼容并蓄,不断将其他学派中的学说和观点拿来,然后融入到自身当中。
诸子百家的争斗想要分出胜负很难,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后继有人。
兵家因为是战争利器,只会传给最亲近的人,即便是兵家想要向外传播,各国的君主也会阻止,担心被他国学会了,再来打他,兵家注定不会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