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暴露大秘密,敖琴降临(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首字母+org点com,)找到回家的路!

正常来讲。

弱小的人族,妖族,龙族全身上下都是致命缺陷。

重创其心脏,脑袋,灵魂或是简单让其流血至死,想要杀死一只弱小的生灵简直不要太简单。

为何修炼?

就是将将一个个致命缺陷修炼至完美。

强大的人族,妖族,龙族你取走其心脏,能够重生再长出来一个。

洞穿其脑袋,也能愈合伤口。

撕裂其灵魂,足够的时间也能恢复。

可以说越强大的生灵越难以杀死,哪怕挫骨扬灰,只留一缕灵魂残存也能不断恢复,以灵魂凝聚新的身躯。

不代表强大的生灵就没有致命弱点。

人族的星核。

妖族的妖丹。

龙族的龙珠。

神族的神格。

是生灵的本源能量核心,不能离体。

剥夺其星核,妖丹,龙珠无法让其第一时间死亡。

但若是毁掉其星核,妖丹,龙珠。

那么其主人一定会死。

连带灵魂也会魄散。

骨族不一样。

高阶的骨族拥有骨皇珠。

骨皇珠可以脱离体外,放置在任何地方,只需要彼此间存在感应就行。

这导致骨族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比帝级,至尊级生灵还强大的生命力。

但也架不住洛凡将骨琉璃的骨皇珠带回太古时期。

另一个时间维度中。

骨琉璃的修为还无法穿越时间长河与骨皇珠重新建立联系。

骨皇珠没有彻底破碎前,

骨琉璃不会死。

但失去骨皇珠感应的骨琉璃,会进入假死状态。

这个假死状态有时间限制。

太久无法与骨皇珠重新建立联系,假死就会变成真的死亡。

对于骨琉璃来讲,她能等洛凡三十年。

对于洛凡来讲。

他只有三十年自由活动时间。

其它时间必须待在沉睡棺中,随着外面的时间流逝,直到洛凡与骨琉璃所在时间线重合才能接棺而起。

骨皇和洛凡聊得时间有点长。

当骨皇和洛凡返回会场。

太阳都快落山了。

几位妖皇已经有些不耐烦。

见骨皇回来就随意走到泰坦身边。

骨皇的骷髅身躯。

能发出声音。

但声音很嘶哑刺耳。

所以骨皇更愿意用灵魂传音的方式与生灵交谈,而且没有语言不通的障碍。

“我骨皇,代表骨族证明洛凡不是神族奸细”。

“并承认洛凡拥有自由行走太古的权利,对于洛凡的到来表示友好态度”。

态度从中立变成庇护洛凡。

这让三足金乌,狴犴,青冥蛇,擎天熊傻了眼。

这一来一去。

血妖天和骨皇都态度大转变。

这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看向洛凡。

洛凡还是一副温和的假笑模样。

青冥蛇发现洛凡在瞅自己。

内心不安起来。

洛凡:

“青冥蛇前辈,可知幽冥洞天蛇的存在?”

青冥蛇身体一僵。

幽冥洞天蛇。

是洪荒时期的天地真灵。

也就是青冥蛇的血脉之祖。

亘古时期神族入侵龙祭大陆,只有帝级生灵才能突破世界壁障进入宇宙中作战。

尚且的年幼的幽冥洞天蛇选择冒险强行突破帝级。

结果肉身被天罚销毁。

灵魂被天道收录。

九劫剑主的本体是九天剑阵。

九天剑阵则是洪荒生灵炼制出来用来攻伐神族的第一杀器,在战争中也被神族破坏,剑魂被天道收录。

龙祭大陆与神族的战争中。

死去太多的洪荒,亘古生灵。

天道只能尽最大努力的收录其灵魂,给予转世重生的机会。

奈何战争结束后。

天地优缺,天道不全,六道轮回尽毁。

被天道收录的灵魂也无法通过修道轮回转世重生。

就一直寄生在天道意志下。

执行天罚的任务。

洛凡在龙皇顶第一次试图化龙。

就招来天罚,九劫剑主和幽冥洞天蛇就曾出现过,幽冥洞天蛇成为了九劫剑主的小跟班。

因为见过幽冥洞天蛇的灵魂心态。

洛凡从青冥蛇的真身上看见了幽冥洞天蛇的影子。

才会试探的一问。

也从青冥蛇的变化中看见了想要看见的。

声音温和:

“青冥蛇前辈,可否与我单独了一会儿?”

青冥蛇迟疑不定。

对于洛凡的态度,青冥蛇还是倾向于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但又不想与食铁兽,泰坦,血妖天,骨族敌对。

才会选择中立。

看了一眼狴犴,三足金乌。

又看了看擎天熊。

事关传承,还是点了点头。

三足金乌:

“青冥蛇,众所周知最后一条幽冥洞天蛇在帝级雷罚遭神族偷袭,烟消云散”。

“这世间已没有幽冥洞天蛇的传承”。

“这小子不过恰巧听过其名头”。

“不可信!”

青冥蛇:

“是真是假,我还是有分辨能力的!”

说完。

蛇族真身居然变幻成一身青衣清冷与妖艳结合的水蛇腰少妇,脚步微移,一步步走进洛凡,携来一股香风。

洛凡:

“这青冥蛇想用美人计?”

暗中镇定心神。

随着青冥蛇走到浮屠山背后去。

食铁兽站在泰坦巨猿肩膀上,手中翠竹杆敲了敲泰坦耳朵。

“看来这小子掌握得秘密多得很啊!”

“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

泰坦巨猿:

“四域是归妖族管”。

“但如今龙族势头正盛,若龙族对洛凡持有宁可错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