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人老了老了,却反而更像孩子了,因为他们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不甘,不甘心老去,不甘心被人说“你不行了”!
老人院里的一幕幕,有的只是令人心寒的孤寂!
而多数时候,桃姐的眼神是平和、宽厚的。临做胆囊手术,她似乎很轻松地说:“我不怕,半截身子都在土里了,人的命,天注定。神会给我们安排的。”还能顺着神父的话开玩笑:“吃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明知道坚叔借钱不是为了看病,而是“去看洗头妹”,她也依旧微笑着拿钱给他,说“他就是去找,又还能找多少次呢”。我想,这种平和、宽厚,不仅源自她善良的天性,还因为,她,有罗杰。
尽管她也会老,也会死去,可是至少,有罗杰陪伴着她,让她在末日到来之前,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暖意。
桃姐终生未婚,为梁家尽心服务了六十年。在她日渐老去的时候,是罗杰担起了孝义为她养老送终。桃姐中风前,他们的对话、行动都是典型的主仆关系。中风后,两个人慢慢地越来越像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其实,梁一家人都很不错,罗杰的母亲,还专程从美国飞回香港探望桃姐。
可是,她的某些做派,无论是做燕窝,还是送围巾,都更像是一种善意的施舍,让桃姐很不安。
而罗杰的作为,给人感觉就实在得多。从细心挑选老人院,到带桃姐参加自己电影的首映礼,从过年送卡卡到老人院陪桃姐,到最后为桃姐细心地整理头发和袜子,神态、语气和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妥帖。所以,面对罗杰的关心,桃姐从最初的抵触,不想麻烦这个麻烦那个,逐渐放开,后来则可以安心地享受这个“干儿子”的照顾。
每次看他们微笑着开对方的玩笑,我心里总会泛起一丝温暖。可以说,因为有了罗杰,桃姐最后的这段路走得宁静、安详。
老有所依,纵然抵不过末日来临的悲凉,大概也算是一种莫大的慰藉了。
从这个意义来说,桃姐应该算是老人院里比较幸福的一个。至少看上去,要比那位总受女儿数落、儿子又总“忘记”给她交住院费的金姨幸福得多。
那位总是数落母亲的女儿,在母亲去世后,来老人院办手续清理遗物,她一直在痛哭着。是内疚、不舍,还是终于想起了母亲的好处?可是,无论怎样,天人永隔,再痛哭流涕,她的母亲也无法感知了。
这是《桃姐》中唯一一个痛哭的镜头。电影拍得很冷静,很克制,波澜不惊而又意味深长。一个个小细节,都是那样的平澹,却又足以打动人心。我说不出我看这部电影曾有多少次潸然泪下,我想起我年迈的父母,他们也正走在桃姐的道路上,我自己也正走在桃姐的道路上。我真的希望,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我能像罗杰一样,以一个男人的姿态面对这一切。
电影里面的“校长”同样的让人感触深刻,他看怒斥吃饭都吃不好的院友,可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在恐惧,恐惧自己也会有那样的一天?
他不是个没有故事的人,那个水晶球音乐盒背后显然有着他的故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电影结尾,导演借一位老人之口朗诵李商隐的《无题》。追悼会上,坚叔为桃姐送上一束白花。死亡,终究是无法回避的。但愿我们都能拥有那种安定、温暖的力量,在末日来临之前,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
看完这篇影评,李易和慕晴都久久不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