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言 时间的桥樑(1 / 1)

大地之灯 七堇年 485 字 2个月前

我是从一个摄影家的短文里读到的——阿根廷作家安东尼奥·波契亚在他一生唯一的一部文学着作《遗忘的声音》中写道:

我差不多到达了这裏,时间犹如一座桥梁,无论如何都要通过。

那日与一个老朋友聊起,如今最怕的事情大概就是回头看。过去写的东西,做过的事情,遇过的人……我点了头。时间的新陈代谢,早已将我们改造为全然不同的自我,但作品犹如一具考古发掘的骨骸,不可更改地陈列着个体历史。过去的记忆——流连异乡的夜晚,浓淡各异的酒,深浅不同的海,晨光中醒来时,从百叶窗帘透进来的,仿佛信笺纸那样一行一行的阳光……搜集过的落日黄昏,雾色弥漫的深山,直布罗陀海峡的桥,某一双雾色一样的眼睛,燃烧殆尽之后灰烬般的诺言。记忆的分子,构成了我们的今天,像皮屑角质一般不断生成又不断脱落,几乎无从察觉。

从前我也是热爱驰骋的,信仰远方,纵情飞掠过大地,往事也就洒了漫山遍野。某个时刻发现无限的,无限的,孤独,与不能承受之轻。于是停下来,往回看,就此或许成为了拾荒者,想要一一捡回那些遗落在山野间的东西,终于都是徒劳。岁月是水,捞不起来的。如博尔赫斯写的,像水消失在水中。所以现在,我只想变为草原本身: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间四季,再怎么的事,不过如此。我希望从今往后的自己,渐渐变得无限的广大,宽阔,无垠,承接苍虹与惊雷,骤雨或疾雪,清风或雾霜,明昼与黑夜。

这是大地的气质。

依稀仍记得聂鲁达的诗中这样写道:

牧人兄弟们,生命没有消逝。

但是像一朵野玫瑰

在繁茂中落下一点红

并熄灭大地的一盏灯。

这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这本书,写于很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没满20岁,一切按照自己所“以为”的,想当然地写作,生活。那种年轻肆意,像一朵刚刚盛放的野栀子,那种带着夜露的,可以闻得到的青翠;而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最深最动容的意象,是在阳光烂醉的,杳无人烟的荒野间,一朵火焰般的山茶,兀自绽放。

谨以这样的一朵栀子及一朵山茶,敬献给岁月。感谢它赐予我的种种晶莹剔透的感怀——其中最美的,是无论遥望梅花落满南山,空睹漫山遍野的草枯叶败,或者独自登高至绝顶,怅对雪原云海,都不能足以抒怀的孤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