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广告、财政收入(1 / 2)

就在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时候,新任两江总督张震也对自己的百战军开始了改革。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百战军和曾国藩的湘军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其最大特征,就是百战军和湘军的私人性。

以湘军为例子,最高首长方面,自然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这样的人,他们这几个大魁目下辖“统领”。“统领”皆是在朝廷有官职的人,他们在朝廷的级别差异甚大,但在湘军地位一律相等,各领一军。每军置若干营,营下有哨,哨下有百长,百长下有什长。

而募兵之法,自上而下,先择将,“而后有营官,有营官而后有百长,有百长而后有什长,有什长而后有散勇,逐加遴选,递相钤制。”如此一来,下级只对自己上级负责,私人性极强。在私恩观念指引下,将士打仗很卖力,但恪守这样的“准则”:

勇丁只听从自家统领。如浙江战役中,胡林翼调唐训方手下归萧翰庆指挥,但唐训方的兵士不愿为新主人卖力,接阵即逃,害得萧翰庆本人也在阵中为太平军所杀。即使是原有主将战死,兵士只认主将的亲戚来当主将,否则只能把原军遣散,重新再行募选。

刘坤一升任江西巡抚,必须受命赴任,他手下二十营湘勇无人敢接。清廷只得根据刘坤一的要求,让他弟弟刘培一来当这二十营的主将。而刘培一当时身份,仅仅是一小小县丞,其兄手下将官中,文有臬司、道台,武有提督、总兵,却都对刘培一俯首听命。如此“奇迹”,在湘军中被视为寻常之事。

而百战军中也是如此,各级将领往往把自己率领的各营都当成自己的私人武装,旁人轻易不能够插手,而其部下士兵也只对大帅张震和他们的长官效忠。

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这样的部队非常有战斗力,但是一旦当这些长官出现任何意外,或者时局发生转变,这样的部队还能继续走多远,那就大为值得怀疑。

但如何改变军队,却让张震大费脑筋。

必须要在不伤害到部下利益的基础上,悄悄地完成这样的改革。

而很久以来一直在张震脑海里盘旋着的一个想法,也到了付诸于行动的时候。

建立一个组织,把自己的思想全盘灌输给将士,让这些将士们明确一个道理,为谁而战,为谁效忠,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必须为了目的而坚定不移。

“铁幕”,这个组织的名字就叫做铁幕。

但是由谁来领导,由谁来组织,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将士们的面前,却让张震想了很久也都没有一个完整思路。

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很多事情自己只能想一个点子,而具体的事物,却非交给有能力的部下去办不可。

《苏报》倒是顺利弄了出来,第一期的《苏报》上,说的也无非就是什么效忠朝廷,人人都当尽力剿灭发匪等等之类的套话。

不过从第二期开始,开始大量宣扬张震如何勤政爱民,如何呕心沥血治理境内,百战军又是如何善战等等。

“这些话似乎太过深奥,那些老百姓哪里能够看的懂。”拿到第二期《苏报》的时候,张震似乎有些不太满意:“咱们得弄点让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的东西,就是大白话。”

马敏中在那想了一会,点了点头:“大帅的意思我明白了,下一份出来的时候自然照着大人意思去做。可还有一条,目前印制报纸所费甚巨,还望大帅再调拨一笔银子出来。”

“调拨银子?这个……”现在只要说到银子,张震就是大感头疼,在那想了一会,忽然脱口而出:

“要银子好办,做广告那!”

“广告?什么广告?”马敏中顿时怔在那里,一头雾水。

“广告,就是从别人口袋里掏出银子来维持报纸。”张震一边笑着,一边解释:

“你去找那些商人,什么酒楼里的,当铺米铺里的,告诉他们,咱们在报纸显眼的位置,刊登他们那些商铺信息,保准他们财源滚滚,当然,他们可得预先拿出一笔银子来!”

马敏中听的目瞪口呆,根本就不相信这办法能行。

自古以来若要做好生意,那非靠着口口相传不可,报纸本来就是一个希罕事情,能不能办的成功还不知道,现在要让那些商人从口袋里挖出银子,去做什么广告,天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去尝试那么古怪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