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十二月,京城已是深冬时节。
京城百姓享受着时代的红利,由于朝廷给京城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商业环境,加上今年举行秋闱和明年举行春闱,致使经济效益明显要强于往年。
正是如此,现在的京城街道越来越热闹,很多商铺亦是重新装潢或更换商家,更多的商品涌进了这座城。
显而易见,今年的京城将会延续着好势头,而他们的春节必然更具年味。
在百姓的欢声笑语中,朝堂却彰显着另一番景象。
隆庆跟文官集团的关系已经彻底恶化,上朝的次数可谓是寥寥可数,甚至祭典活动都交由大臣操办。
在除掉礼部尚书林燫的时候,隆庆一度以为自己会像他父皇嘉靖那般,只要表现出自己的能耐,那么就不乏臣子前来拥护自己。
想当年他父皇隆庆掀起大礼仪之争,虽然他父皇很多事情并不占公理,但在父皇的坚持之下,下面的臣子却是纷纷拥护他的决定。
只是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所期待的那般。
虽然礼部尚书林燫被自己刻意打击而削官为民,但仍旧没有官员跑过来拥护自己。
更为甚者,拥立皇嫡子的声音从来都没有消停过,百官只要是逮到机会便会争先恐后地请求自己册封皇嫡子为太子。
面对着这种糟糕的局面,隆庆并没有坐以待毙,却是将林燫空出来的礼部尚书宝座给了南京礼部尚书赵贞吉,这一位曾经公然拥立皇长子的臣子。
赵贞吉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资历不可谓不老,无疑是跟护嫡派相斗争的最佳人选。
隆庆很快便失望了,赵贞吉到了京城出任礼部尚书后,却是被百官视为眼中钉。因赵贞吉跟徐阶和山西帮往来甚密,弹劾他的奏疏更是数不尽数,遭到科道言官的轮番犀利攻击。
若不是自己有意护着,赵贞吉恐怕早就已经滚蛋了,根本无法指望赵贞吉扛起拥立皇长子的大旗。
而今的朝堂仍旧是护嫡派的天下,而自己提拔的赵贞吉压根啥都不是,在朝堂甚至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有鉴于此,隆庆仍旧不愿意册封皇嫡子为太子,故而亦是只能避开这一大帮宛如是疯狗般的百官。
隆庆自从那一次早朝的突然发病,隆庆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般,动不动就以病为借口,直接躲在宫里乐逍遥。
若说京城的面貌是日新月异,那么朝堂则是千篇一律。
内阁在主持着政事,隆庆则是借病躲在后宫中,双方几乎没有了多少交集,大明似乎又多了一个“炼丹皇帝”。
由于窥探宫闱是重罪,加上谁都不敢强闯皇宫,故而压根不知道隆庆关着宫门躲在裏面做了什么荒淫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隆庆的种种行为亦是慢慢地传出。
隆庆的身体并没有大恙,每日都是生龙活虎般地在后宫淫乐,游玩时喜欢携妃嫔相随,后面带着几十名长相漂亮的宫女,时常还会跟嫔妃或宫女白日宣淫。
只是事情传着传着,免不得会经好事之徒“添油加醋”,很快便成了一副“酒池肉林”的香艳场景。
有人声称隆庆在西苑建鳌山灯,每晚伙同一众年轻的太监和宫女一起在那里集体玩乐,场面是不堪入目。
当然,这些是市井之徒的丰富想象后的版本,偏偏在这个娱乐缺乏的时代,很多人对此是信以为真。
偏偏地,隆庆自己坐实了好色的事实。
年初册立魂氏为英妃、秦氏为淑妃、李氏为德妃、董氏为端妃、马氏为惠妃,而年底又册立汪氏为荣妃、杨氏为安妃、赵妃为和妃、韩氏为容妃。
跟明武宗朱厚照相比,这妃子的数量无疑很是惊人,而这么短的时间内册封这么多妃子更是体现着隆庆的滥情。
除此之外,徐阶抄的一百万两已经被挥霍一空,除了一些宫廷的花销外,便是大肆赏赐这些后宫嫔妃金银珠宝等物。
面对着这么一位不理国家政事,整天躲在后宫荒淫的皇帝,自然是不会得到太好的风评,很多百姓亦是无奈地接受着这么一个不靠谱的皇帝。
由于早朝停摆,京城官员重返嘉靖时期一般,很多官员都忍不住上班摸鱼。
兵部衙门,签押房内。
身穿蟒炮的林晧然坐在案前处理着兵部的事务,由于现在的早朝基本上取消,故而每日到达的地方却是兵部。
兵部的事务其实很繁杂,特别是兼管京城的三大营后,现在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落到兵部头上。
只是林晧然从来都不是一个事无巨细都要刨根问底的人,却是着重于西南的战事和北边俺答的动静。
西南方面虽然遇到一些负隅抵抗的土司,但妹妹所率的是最精锐的部队,宛如摧枯拉朽般地打到了云南。
“下官大同巡抚李逢时拜见林阁老!”李逢时从外面进来,显得恭恭敬敬地跪礼道。
林晧然抬眼望向跪着的李逢时,便是抬起手道:“李巡抚,起来吧!”
“谢阁老!”李逢时对林晧然是打心底的尊敬,又是进行谢礼才从地上站起来。
林晧然却是抬眼望向门口处,而李逢时当即便是心领神会地道:“林阁老,人已经带到了!”说着,又到门外的手下吩咐道:“将人带进来吧!”
一对年轻的蒙古男女被士兵带了进来,男的相貌显得十分平常,但那个女的长得十分的水灵,特别有一双宛如月牙般的眼睛。
李逢时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有所不满地道:“还不见过林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