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可能夭折的美男计(1 / 2)

擂台之上,最后只剩下了八人,就如同刘宏所想的那样,张郃,徐晃,太史慈七人都留了下来,而剩下的那个也算是位好手,可是也不过和年纪最小的甘宁相当。

“陛下有命,每人赐酒一坛。”在细柳营里,酒虽然是管制品,可是营内后勤处也是有储备的,尤其是在冬季,基本上每个人每天都有二两烈酒的供给,以用来御寒。

刚才擂台上的混战,上台的三十二人都是单衣上场,尤其是被打下擂台的二十四人,更是有不少人直接全身掉进擂台下的积雪里。

观擂台上,看着阴霾的天空中,风雪渐大,刘宏朝王越道,“朕看今日的擂台比武就到此为止。”对刘宏来说,这接下来的比武已经没有意义,最后的胜者会在徐晃和张郃两人之间决出,其他人还不是这两人的对手。

徐晃他们八人被带到了观擂台上,当他们知道取消了今日的比武之后,都是有些失望,他们本来还想在刘宏面前,表现自己的勇武,刚才擂台上的混战肯定不如单打独斗更能引起天子的注意。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今日若再接着比下去,却难免不公。”看着被带到自己面前的八人,刘宏已经从王越那里已经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年纪比较小的甘宁和周泰还有太史慈,其言下之意很明显,若是比下去,这三人吃亏太大,就算徐晃或是张郃得了第一,也多少有些胜之不武的意味。

说话间,刘宏让身旁的赵云和两名侍衞拿出了一坛酒,亲自在摆开的八只酒杯中倒酒,赐给八人,对八人来说,也算是聊胜于无的安慰,至少能够得到他亲自斟酒的鼓励,整个帝国军中也就是他们八人。

酒只是细柳营里所备的普通烈酒,不过对徐晃他们来说,能让天子亲自斟酒已经是一种荣耀了,至少天子认同了他们的实力。

“朕打算建立帝国海军,你们谁愿意去?”看着八人饮下杯中酒后,刘宏看向了他们中的甘宁,他可不愿这位原来历史上的锦帆贼成了陆地上的悍将。

“陛下,帝国海军可有战事否?”甘宁年纪最少,可偏生胆子最大,见刘宏目光看向自己,出身南方的他却是开口问道。

“帝国交州以南,沿途列国,朕要夺取无数港口建立城市,保护帝国的海上丝路,你说日后可有战事。”刘宏看着询问的甘宁,不答反问,他对于中南半岛和南亚大陆的战略已经定了下来,与其从地面进攻,不如让海军占领沿途的重要港口,建立城市进行殖民,以后慢慢吃下这些地方,反正他不急,一旦海外的利益被开发,整个帝国的统治阶层会自发地去维护这一切,就像英国人维护他们的殖民体系一样,和英国人相比,在这个时代,帝国不会有任何实质上的海上对手,或许罗马人可以勉强算半个。

听着刘宏的回答,再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在雒阳城各家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有关和罗马人之间进行海贸的文章,徐晃他们很快都是开口道,“我等愿往。”现在帝国北方边境外的各支游牧民族,老实得一塌糊涂,正在为着草原霸主的地位互相攻伐,再加上帝国对草原的分裂政策,起码二十年内不会有大仗,对于他们来说,去海军也许是条不错的出路。

就当甘宁,太史慈他们决定日后前往帝国海军,在南方的长江水师正在做着正式转入海军的编制,同时拆分舰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随着舰船前往北方,去辽东被天子命名为旅顺的一处荒凉海岸驻扎,建设港口。

颠簸不平的海平面上,作为前往旅顺的帝国北方舰队旗舰的盖海号,随着巨大的海浪上下浮动,来自帝国南方的水兵们在各自军官的嘶吼下,维持着船体的平衡。劈天盖地落下的冰冷雨珠里,黄祖的脸色因为寒冷而苍白无比,原本只是长江水师里一名中级军官的他因为有着数次带领舰队前往交州运送物资的履历,成为了新的北海舰队的指挥官。

昭武四年,二月,当黄祖和盖海到达旅顺时,出行的舰队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有近两百名帝国水兵在冰冷的大海深处长眠,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整支北海舰队剩下来的士兵却在冬季航行里经历了最恶劣的天气考验,他们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士兵,当黄祖带着舰队在风雪中驶入茫茫大海时,停留在扬州的罗马舰队的水手们都认为这些塞里斯的海军全都疯了。

凛冽而寒冷的海风中,黄祖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地平线,从腰带里解下酒壶,喝了一口酒后,朝甲板上忙碌的士兵们高声道,“那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从今后开始,整个北方的大海都是我们的地盘,所有非帝国的船只,全部给我击沉。”

经历了一段徘徊在生死间的压抑经历,从黄祖到普通的士兵,都需要发泄,黄祖的吼声很快引起了一片高亢的呼应声。

只不过空荡荡的海面上,却没有一艘船只能呼应他们的嘶吼,黄祖放好自己的酒壶,继续带着舰队往荒凉的海岸线驶去。

当黄祖的舰队到达旅顺时,走陆路的造船工匠和一批学者也已经进入了辽东地面,而从辽东各地抽调的三万奴隶和五千押送部队也开始前往旅顺,准备进行建造军港的工程。

当帝国击溃鲜卑的草原霸权以后,草原在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时,辽东以北,和帝国接壤的高句丽也摆出了前所未有的恭顺姿态,对于高句丽人来说,强势无比的刘宏很可能是又一位武皇帝,在两百多年前,朝鲜便是被那位武皇帝派兵灭国的,对于曾经也不时派兵抄掠辽东边境汉民的高句丽人他们实在很害怕现在的大汉皇帝哪天看他们不顺眼了,就会像过去的武皇帝对朝鲜那样,把他们也给灭了,所以从建宁六年以后,辽东边境一下子变得太平无比,高句丽人甚至主动迁徙原来边境上的军队和百姓后撤百里,连半点借口都不给帝国军留下。

原本为了防备鲜卑人,帝国在幽州有着两支羽林军团,不过鲜卑人倒台了以后,皇甫嵩便带着十五军团移师辽东,镇守高句丽,对于枢密院制定的计划来说,整个朝鲜半岛都是帝国要夺取的领土,虽然十五年内不会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是帝国军在和平期内需要给士兵练兵实战的地方,所以整个北方都成了帝国军练兵的最佳地方,当然一般都只是些千人以下的小股部队的行动。

不过和在并州带着部队时不时去草原上遛马的吕布还有袁术不同,皇甫嵩来了辽东以后,却连一场仗都没打过,高句丽人就跟受惊的兔子一样,不但从原来的边境线后撤了百里,就连和帝国商人做生意吃了亏,也不敢吭一声,总之一副顺从的样子,让他连下令出兵的借口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