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几天不见,这么拉了?(1 / 1)

赵昊没有跟哥俩解释太多,因为过不了多久,一切就都会见分晓。而且自己交代的人物,这哥俩完成的是真的不错,已经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他笑呵呵道:“你俩干得不错,等这件事情完了,给你们分红!”“分红?”孟龙堂顿时就来了精神,但又感觉自己的反应有些不对劲,便重重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日天哥,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我们兄弟俩帮你干活,是看在兄弟情分上,你该不会真的以为我们是奔着钱来的吧?给多少?”周九奉也问道:“给多少?够不够一次碎玉姑娘,上次我喝多了,没……”赵昊瞅着这两兄弟,嘴角不由抽了抽,最后伸出一根手指头:“一人至少一千金,至于实际多少,还得看最终营收。”“一千金!”“一千金!”两人齐齐一惊,欣喜程度竟然比上次获得十二万金还要强上一大截。就好像,十二万金很多,但具体有多少他们也没有一个概念。但这一千金……好家伙!能买四个清越班!当然,这里指的是以前的清越班,现在的清越班简直是全京都的红人。别说一千金,就算是五千金都未必能够买下来。赵昊切了一声:“瞅你们俩那出息,一千金就激动成了这样,以后要是赚更多的钱,岂不是要激动的拉裤子?”孟龙堂笑嘿嘿道:“你要是真带我们赚更多钱,我拉不拉裤子其实无所谓的。”周九奉补充道:“只要你愿意,我现在就能拉!”赵昊:“……”他缓了好一会,不停地对自己念叨。都是你自己带出来的!都是你自己带出来的!都是你自己带出来的!连着念出了三句,他的心情才好了不少,脸色也严肃了些许:“赚肯定是要赚的,虽然不会每天都像现在这么猛,但只要你们点头,我有把握把你们带到京都真正的富人圈。你们说,干不干?”“干!”“干!”卧龙凤雏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开玩笑!兄弟俩从小就跟赵昊一起长大,十几年一起玩可以,几十年一起赚钱就不行?这几天清越班的戏虽然都是免费的,但靠着打赏已经赚了不少钱了,他们用脚趾头想都能想象得到跟着赵昊有没有错。赵昊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行!等这一阵忙完了,我告诉你们要干什么。”说完他就示意兄弟俩继续干活,毕竟几天后就有一场大动作,需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然后,他便走向正在讲戏的清越班骨干。“许班主。”“赵班主!”听到赵昊的声音,许灵韵连忙转过头,一双眼睛明亮得吓人,满满都是欣喜与孺慕。《西厢记》并非女驸马那般有噱头,但曲词华艳优美,处处都洋溢着诗一般的意境。虽然她还没有看太多,但只凭前面的篇章就能推断,这必定会成为戏剧中的经典,只要戏剧不倒,《西厢记》就永远不会被遗忘。赵昊微微一笑:“借一步说话!”许灵韵点了点头,冲众人吩咐道:“《西厢记》的事情先放一放,你们先去排练《女驸马》,中秋月圆大典是我们清越班扬名立万的时候,切不可出半分差错!”“是!”众人齐齐点头,不敢有半分懈怠。在清越班中,这个许班主才是绝对的权威。许灵韵转头,对赵昊嫣然一笑:“赵班主请!”于是,两人便来到了二楼中的一个雅间,这个是赵昊特意给自己安排的办公室。进来以后,赵昊关上门,便坐在了书案对面。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许灵韵却并没有任何不自在,而是压低声音问道:“赵班主是要问那个曲子的事情么?”赵昊点头:“自然!许班主可做好准备了?”许灵韵笑了笑:“不如我先给赵班主唱一遍!”“好!”片刻后,一曲唱罢。赵昊不由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许灵韵虽然是搞戏剧的,但其实诗词功底也不差,虽然作不出来,但唱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次编曲又加入了一些戏腔,听起来优美无比。“针不戳!好好表现,到时候可能有一个大人物要来,如果表现好了,清越班身价直接翻好几番!”“大人物?”许灵韵只是微微愣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她只在乎自己的戏剧怎么样,有没有好的戏本。至于有没有大人物,身价翻不翻番,她还真不在乎。赵昊拍了拍脑门:“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随即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摊在许灵韵面前。看到里面的内容,许灵韵面色顿时变得无比古怪,娇俏的脸上也不由泛起两团红晕:“赵班主,这曲子也要我来唱么?”赵昊摆了摆手:“这等羞耻的曲子怎么能让你来唱呢?这个曲子我随便谱了一下,我给你哼一遍,你帮我把它改进改进就行!”许灵韵愣住了:“原来赵公子还会谱曲?”“随便谱谱!”赵昊笑了笑,便哼唱了一遍。哼唱完毕,许灵韵呆呆地看着赵昊,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赵昊问道:“能改进么?”许灵韵这才如梦方醒,连连点头:“能!”赵昊轻轻点点头:“那就好!你尽快把曲子搞好,可能明天晚上我就会带一个人过来,到时候你把她教好就行了。”说罢,便直接离开了房间。许灵韵看了看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上这让人掩面大羞的曲词,脸上神情无比古怪。这位赵公子,当真是一个妙人啊!就是不知道……这个曲子究竟是给谁唱的。“老孟老周,这里交给你们了,我回去歇一歇!”“哎!好嘞!”这几天都窝在家里抄《西厢记》,抄累了就监督一下侍女们酿酒制香水。毕竟,这才是他未来搞事业的主力。推开心悦茶楼的大门,只见“唰唰唰”几十道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都是荒国的百姓,不少人手里都拿着卧龙凤雏印出来的宣传页。赵昊咧了咧嘴:“大家别急啊,这距离中秋不还有两三天么?”当即就有人举起宣传页,指着最后一句问道。“赵公子!你这首词,能干得过方义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