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陷入了沉默,叶昭给出的建议,无疑是让他逃避,跳出纷争,无论对他还是对刘备亦或是公孙瓒来说,关羽不回去,是最好的选择。
但……关羽总觉得这样逃避不是君子所为。
“过刚则易折。”叶昭见关羽纠结,微笑着摇头道:“有时候,避让并非懦夫所为,云长若是回去,无论是伯珪兄去攻刘幽州,还是刘幽州来攻伯珪兄,刘备定会参战,届时,你要如何自处?”
随即,叶昭又将目光看向关平道:“再说,令郎年纪,我认为当好好治学,如今成都书院已成,内忧我恩师、大儒任安等名士执教,也有军中名将包括我在内,都会定期去书院为弟子讲解兵法战策,若云长兄愿意,可趁这段时间,让令郎入书院学习,也好过虚度光阴,老实说,以令郎如今的年纪,已经有些晚了,若再随你四处奔波,而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此生成就恐怕有限。”
关羽闻言,将目光看向关平,有些动摇了。
叶昭站起身来笑道:“云长可曾想过,我等这些寒门为何区别于世家?世家子弟自幼便可接受名士教导,虽不说都能成才,但若是天赋相若的情况下,名家子弟自幼便可受教于名师,而我等寒门子弟,却只能靠机缘,如今这成都书院建立,便是为了给寒门子弟一跳求学之路,你我一生奔波,为的,不也是能封妻荫子,让我等后人不必如我等一般,为求学而四处求人?”
“云长考虑下,你们旅途劳顿,今日我便不打扰了,会有人安排你等住宿,好好休息一日,后日我于将军府设宴,宴请各方使者,云长兄务必过来。”叶昭叫人给关羽等人安排住宿后,在关羽的恭送下,带着典韦径直离开。
关羽为人……属于那种认死理的人物,当年在南阳相遇之时,叶昭其实已经有了招揽关羽的心思。
之时关羽这种人,一旦认定了谁,很难改变,哪怕当时刘备一穷二白,什么都不是,关羽依旧坚定追随。
所以,叶昭当时没有开口,收猛将就跟追女人一样,过早的暴露出诉求,只会降低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
如何自抬身价其实并不难,没有绝对把握之前,别开口,然后就是想办法加深双方的关系以及提升自己的价值,另外也可以使些盘外招。
比如当年叶昭藉着卢植求情的机会,将刘备和关羽分别送到刘虞和公孙瓒帐下。
刘虞是汉室宗亲,在宗室之中颇有威望,而公孙瓒跟刘备是同门,关系都不错,当时公孙瓒跟刘虞之间,也没有现在这般紧张,而且又同在幽州,以刘备当时的眼光见识,也不可能看出之后公孙瓒跟刘虞之间会势成水火,李永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矛盾来分化刘备跟关羽之间的情谊。
毕竟关羽只是认了大哥,又没认主,严格来说,关羽现在的主公是公孙瓒,但又因为刘备的关系,如今被公孙瓒疏远,这个时期,是关羽最迷茫的时期,也是叶昭决定下手的时机。
不过依旧不能太过急躁,关羽此刻内心的纠结还在刘备和公孙瓒之间徘徊,对叶昭,最多也只是感激,此时暴露出意图,还是太早,容易把关羽吓走,所以叶昭决定曲线救国。
招关羽难,但关平却不同,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是热血冲动的年纪,要把关羽留住,留下关平,难度无疑会降低许多。
跟演义中不同的是,这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当年关羽怒起杀人,流落他乡,但家中婆娘却给他生了个儿子,从样貌上来看,却是关羽之子无疑。
早年关羽流落四方,如无根飘萍,哪怕跟了刘备以后,也是东奔西走,自然无法带个拖油瓶,后来关羽在公孙瓒麾下任职,而且颇受重用,回乡探亲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有个儿子,而且其母已死,关羽自然不能让自家儿子继续流落在外,才将关平接到自己身边,教授武艺。
有了儿子,自然也就有了牵绊,尤其是如今关羽心中并没有决定究竟向谁的时候,关平的意见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左右关羽的决定,所以,叶昭建议关平入成都书院学习。
望子成龙的心态,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关羽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叶昭那番话,也切中了关羽的软肋,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就像现在家长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道理一样。
不同于历史或是演义中,因为叶昭插手的缘故,关羽跟刘备之间的情谊并没有历史或是演义中同时期那么铁,加上在幽州夹在两家中间左右难受,叶昭相信,如果关平能在成都书院有所成就的话,首先能够让关平对自己这边生出归属感,再加上周仓对叶昭同样有感恩之心,再加上叶昭对关羽的态度……温水煮青蛙,日子一长,等关羽习惯了这边的生活,融入了这个圈子以后,再想走可就难了。
叶昭走着走着,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若真是如此的话,那自己也算是成功将桃园三兄弟给离间了。
“主公为何发笑?”典韦有些奇怪的看了叶昭一眼。
“以你的智慧,我很难跟你解释清楚。”叶昭收起了笑脸,看了典韦一眼,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完也不理会典韦,径直往前走去。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