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乃是理想之社会形态,实际上人性之复杂,岂是人力之所能控制?你不妨理解为一个读书人的空想罢了。”黄宗羲不明白田中成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和他探讨《礼记》中的大同社会。田中成一陷入沉默的思索“如果《礼记》的目的只是提出一个空想,劝导人们学习礼仪的话,我想再过十个两千年,也只是枉然,因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你的思想太过极端了。人性乃是介于善恶之间的混沌体,需要通过教育让他们向善,压制恶的部分,使善良成为主导。”黄宗羲否定了田中成一的想法。“可是老师,人们之所以向善,只是因为律法的规定,在意别人的眼光等外界压力才去做自己不情愿做之事,并不是人的内心驱使。所以说人性本恶,要严格律法,让法律去管制他们。我所带领的华夏会就是为了推翻幕府的**统治,严格律法,让律法凌驾在武士之上。现在的武士拥有许多特权,必须要全面取消他们的特权!”田中成一主张道。“我知道农民出身的你对武士充满了仇恨,但是无论律法还是教育,都是劝人向善的手段。律法决定了下限,而教育是在帮人无限拓宽上限。想要让大同社会的空想成为现实,还要取决于教育。如果全民都接受了教育,那么他们就会联合起来追求权利,一旦有任何人的权利被损害,民众就会共同反抗。”黄宗羲一再强调教育之重要性。“全民接受教育么……是了,老师您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百姓都有吃不完的粮食,有用不完的财富,那么人们还会去ta:n'w:u,互相猜忌、怀疑吗?”田中成一突然有所领悟。“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完的财富,那需要到什么时代了?就像你所说的,十个两千年也不够。”黄宗羲见田中成一提出了个奇怪的想法,这次倒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是觉得很惊异。他没有想到一个东瀛人会对《礼记》中的大同社会感兴趣,而且好像还要进行实践?“即使十个两千年达不到,总有一天会达到大同社会,总会让人看到希望。我想总比看不到希望要好。并且我希望将出自中原典籍《礼记》的大同作为华夏会的纲领。”“只有华夏的技术足够发达,所以在华夏的带领下才有可能进入大同社会,我希望由我们华夏会领导东瀛成为华夏最东边的行省。”田中成一提出最终的设想。东瀛行省?!黄宗羲手中的茶水差点溅出来,田中成一的想法似乎有些偏执了。怪不得这样的人执掌的华夏会这几年给幕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将东瀛并入中原,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黄宗羲有些错愕。“以前华夏的南越地区,山海关之外的一大片土地都未曾是华夏领土,可最终还是连成了铁板一块,这是因为以前的道路不通。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海路畅通,即使远在中原也能够隔着大海控制这里。私以为东瀛行省之计划放在古时不可行,但若放在此时却无不妥之处。”田中成一说道。黄宗羲不知道田中成一是怎么想的,竟然会这样曲线救国。他也不清楚田中成一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不过有一点他也意识到了。现在整个东亚大陆就只剩下华夏、高丽和东瀛三家,其他的小国家已经被吞并,在拥有上亿人口的大陆帝国面前,东瀛这边一千万人口的国家还真的不能置身事外。不加入就有可能挨打,谁能够顶得住一个强大的帝国的刻意挤兑?田中成一与黄宗羲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并不担心被泄露。黄宗羲带领的东京学堂就是他们华夏会的大本营,也是因为东京学堂的庇护,华夏会的骨干才几次逃避了被幕府拘留的下场。田中成一从东京学堂出来以后,有几个华夏会的骨干在外面等着,见到田中成一说道“社长,城中米价大幅度上涨,百姓哀声怨道,这是我们华夏会夺权的好时候!”“各位不要着急,我们华夏会这一两年在暗地里发展,已经有十万社员,已然不是以前幕府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不过我们还是要慎之又慎,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能发难,因为幕府的势力还是比我们强大。”田中成一眼神闪烁,不想要轻易向幕府露出底牌。恐怕幕府也不知道华夏会发展到了十万社员这样的规模。“北洋舰队的施大瑄将军邀请你秘密前往横滨港共商大是。”一个骨干送来北洋舰队的信件。“九州军是察觉到了什么吗?”田中成一得知北洋舰队副司令官施大瑄邀请他有事相商,他预感九州军知道了粮价上涨的秘密。“我们立即动身前去横滨港?”“周围肯定有幕府的探子在监视我们的活动,我们先回到东京学堂,通过秘密手段离开江户城。”田中成一经历过被幕府刺客刺杀的事件,与幕府的斗争经验更加丰富。在东京学堂外面,正如田中成一所说,幕府有探子专门在监视着出入口。华夏会背后有北洋舰队撑腰,让幕府大为头疼,可是幕府又暂时不敢动他们,只好使用情报人员暗中监视这些华夏会的高层,防止他们进行特别的阴谋。“他们怎么准备出来的时候又回到了东京学堂?难道他们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其中一个幕府探子问道。“华夏会肯定是知道我们的存在,甚至他们也有耳目在监视幕府大臣。统一战争很快就要开始,千万不能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闹事。如果他们有大阴谋,就算是要采用暴力手段也要阻止他们。”“如果我是幕府将军,一定会强行逮捕他们,怎么会容忍他们继续发展壮大?”“你以为上头没有对华夏会进行过逮捕行动吗?那又有什么用?北洋舰队一说话,还不是要乖乖将他们释放?”
第1002章 田中成一的大同论(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