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两岸(1 / 2)

赵王的谋反对于大周中枢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反叛,但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自王华为首的内阁中枢成体系之后,他们就一直在做一件事——改革。

用定义来说,改革就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做出的改良革新。

用人话来说,改革就是你通过敲敲打打改装更新,让旧的机器运转得更流畅,让原本的小毛病都在这次改装中修复或者弱化。

干这事情的人,一般在政治上都有非凡的卓越。

比如前秦商君、前宋王安石,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张太岳。

每逢改革,都会遭到原本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革命是一刀斩决,改革是钝刀子割肉,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遭人恨的。

从商君到王安石再到张太岳,最终的下场都不算太好。

大周是一个农业的国度,国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土地与人的问题。

小农经济时代,人民的生活期望是极低的。只要有地种,有粮食吃,有衣服穿,就能够继续生活,若是能够吃饱,那就是盛世降临。

但土地兼并,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而杨清源在之前与王华等人的探讨中,提出了两条可行之路。

第一条是缓解之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能极大程度的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阶级矛盾。

这是现在内阁中枢主推之路——摊丁入亩,乡绅一体纳粮。

摊丁入亩是将原本的丁银(人头税)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这样一来,无地、少地的农民,赋税压力便会骤然减轻。土地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地主兼并土地的热情。

原本兼并土地就是一件对抗朝廷国政的事情,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大家才去做。摊丁入亩这么一搞,让原本有利可图的事情,利益大大削减,甚至无利可图,那谁还愿意干这种事情呢?!

然这只是缓解之法,人骨子对于土地的执念不是靠削减其利能够解决的。

即使王华为首的内阁手段已经很温和了,依旧引起了不少地主的激烈反抗。

寻常的地主对于朝廷来说,处理起来没有什么压力,真正的麻烦是那些豪门世家。

前唐覆灭之中,黄青帝杀入长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关陇之地的世家几乎被他杀绝,就算侥幸有人存活,也难成气候。

反观齐鲁燕赵之地的世家,虽然也因战乱有所损伤,但相比关陇却根基仍在。

这些人现在就是大周的大地主,也是反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最激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