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与打不打仗无关,制度上有缺漏之处。
上一世,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
在无战事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军队的实力,防止士卒老龄化和制度腐朽。
兵部主簿张纶躬身:“臣以为,不当全换,换五万人足矣。”
抽人太多,伤农。
诸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是有些琢磨不定。
崔岩开口:“臣以为,当命九边总兵传回数额,如若真是如此,也不得不换。”
太上皇弘治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很快就散了殿议。
回到府上,严成锦让何能传王不岁来。
见又要传物件,王不岁为难道:“大人,如今都不往唐宋国走商了。”
“说说看。”
“具体小的也不知道,总而言之,朝廷下了旨意,去唐宋国的商货要严查。”王不岁小心翼翼的道。
严成锦面色微动,朱厚照这厮什么时候下的圣旨……
看来以后不能走这条道了。
严成锦倒是想告诉朱厚照,但这货的嘴上没带把,诸公随后就会知道,彼时,离提桶跑路不远了。
……
晃眼两月过去,九边还未传回书信。
大清晨,刘来若有所思的等在午门月洞前。
见严成锦来忙走上前去,“大人,学生有事要禀报。”
午门旁,官员侧头瞥了眼,恋恋不舍的走入月洞。
刘来将严成锦拉到一旁,比他还谨慎,小声道:“家父这回,真致仕了。”
严成锦也不记得刘健请辞了几次,马文升已经在京城呆了几年,每日,王越良乡学院饮茶,含饴弄孙几年。
刘健再不退休,怕也没命享福。
刘来道:“内阁又变成了六人,不知李公,谢公和大人,谁会是首辅?”
文华殿,
太上皇弘治坐在御座上,露出些许惋惜之色,再不让刘公致仕,良心实在过意不去。
“刘师傅要返乡?”
刘健道:“臣还未有返乡打算,京城有养济院,听闻颇为热闹,臣择日便搬去。”
太上皇弘治疑惑,看向旁边的萧敬。
萧敬忙解释:“良乡商会弄的,王越也在其中,就在武子监旁的大院,有一些官员…”
养济院,原本是高皇帝为安置残病不能生者。
严成锦却说方便查致仕后的污吏,大肆改造了一番。
太上皇弘治颔首点头,日后也能见到刘公,心中释然。
早朝,诸公未看见刘健上朝,心中有些猜测。
严成锦心中一动,若排辈,如今他是内阁三辅,首辅空着,努力一下,有一步到位的可能。
兵部递上疏奏。
太上皇弘治注视着疏奏,脸上微微一动,抬头看向诸公。
“诸位以为如何?”
“大同和宣府年逾五十者,共有六万人,逾四十者,共有十二万人,臣以为当换。”蒋冕开口道。
王琼看向太上皇道:“按旧例,需给一笔银子,如此庞大的人数……臣是怕伤农。”
抚恤银,一个人就要几两银子。
谈银子伤智商,诸公闭口不语。
李东阳摸着胡须,“若全部裁撤,以耕田偿给,这笔银子便不用垫付。”
“臣以为不可。”
太上皇弘治看向内阁,循着那道声音的方向。
诸公见是严成锦开口,便立即凝重起来。
喜欢大明从慎重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从慎重开始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