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天并不怎么欣赏朱标,甚至觉得他有点废物点心。自己都当爹了,又是监国太子,遇到了大事,还要父皇出面,甚至要自己老爹帮忙擦屁股。
为子为徒,都算是不孝。
当然了,像朱棣那种特别有主见的,张承天更讨厌,甚至觉得朱棣是祸胎……反正吧,张承天就觉得谁都那么回事,他才懒得辅佐朱标。
现在的任务就是伺候好老朱,顺便跟着老爹学学本事,再把两个兄弟拉拔起来,让他们以后替自己打天下……
这么一想,我的天啊,还真是够忙的。
朱标啊,你就一边去吧!
张承天蹭了一顿饭,拍拍屁股就走了。
倒是老朱,越发欣然,甚至笑了起来。
“妙啊,真是太妙了。老大,一定记着你爹的话,好好对待张承天,咱要是没看错,这小子日后长起来,没准比太师还厉害!”
朱标怔住,当真如此吗?不见得吧?
虽然他深表怀疑,但到底没跟父皇废话,而且还把老朱的嘱咐记在了心裏。
身为太师之子,不管是张庶宁,还是张承天,其实都不容易。
他们要是想进入仕途,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就会聚集一股强悍的力量,不管文臣武将,甚至是商贾百姓,敢不买太师账的,还真是不多。
张庶宁选择了教化之路,帮助贫苦,并不拉帮结派,毫无疑问,是承袭了张相之德,应该嘉奖。
而张承天,这小子的冷漠淡然,甚至有点高傲无赖,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尤其是接下来拱衞司指挥使之后,更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我连皇太子都不搭理,还会搭理你们吗?
都给我一边去!
张家两个小娃娃都各有特点,倒是让人期待那一对双胞胎了,也不知道他们长大了,又会带来什么惊喜?
反正眼下这俩家伙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大点的喜欢笑,不管看到谁,都是笑呵呵的,脸上像是开了花。至于小的那个,就有点冷脸,每天吃饱了,懒得搭理任何人,包括他爹。
稍微不顺心,就给张希孟来一泼。
也不管是常服,还是蟒袍,都出了尿渍。
张希孟能有啥招,自己的儿子,也不能扔了,对付着过吧!
好在这些日子江楠的身体恢复过来,带孩子的活儿不用张希孟一个人了。
只是没干几天,江楠就受不了了,她想去工作,非常非常想……宁愿对着浩如烟海的公文,也不愿意面对两个光屁股娃娃。
带孩子太麻烦了,打不得骂不得,完全是伺候小祖宗。
当初张庶宁也没这样啊!
“老爷,伱看我是明天回中书,还是今天就回去?”
张希孟给夫人一个大大的白眼,“你就那么着急?”
江楠咧嘴苦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这不是挣钱养家吗!你瞧瞧,现在你带孩子,不去坐班,也不写书。咱们家一点来钱的路子都没有,难道喝西北风啊?”
夫人的话,简直好有道理,张希孟无言以对。
“行,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过有一点,我劝你最后还是稍微等一等。”
“等?为什么?”
张希孟略沉吟,就说道:“接下来的官制改革,太子会主持的,你去了不好!还是在家里等着吧,总不至于把你的位置弄没了!”
江楠点了点头,可情绪不免低落下去。
本着一孕傻三年的规则,她一下子怀了俩,保守估计,也是六年起步,上不封顶。
江楠有点担心,而且越来越担心,生怕朱标把她给忘了。
而且很不凑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担心有变成现实的趋势。
这一次朱标主持改革官制,确实不同于以往。
首先,宰相成为了历史,不设宰相位置。
门下省也被拿掉,中书门下,再度合二为一,号称中书门下,俗称政事堂,或者叫内阁。
内阁设首辅一员,为阁臣领班,负责管理内阁日常事务,颁佈旨意,整理政令,主持会议。
首辅之下,可拣选两三人,为次辅,群辅,协助首辅办公。
而后是各部尚书,负责制定具体政务,落实御前会议,内阁决定。
各部尚书之下,设置给事中,统领各部,负责执行。
御史台则是负责监察百官。
到此为止,大明朝的官制改革总算初见端倪。
这一整套体系,其中最关键的变为给事中统领的各部吏员。他们负责日常事务,并不随着尚书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