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仔的大获成功,在大明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亲自参与薯仔种植的皇孙朱雄英,还被视作神童,皇室英才,甚至还有人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大加赞许。
只不过这篇文章刚出来,下午就被拱衞司给拿了。
下令的人正是老朱!
倒不是老朱不喜欢人夸自己的孙子,可问题是孩子才几岁啊?
薯仔种子是马家父子拿命换回来的。种植方法也是大家伙摸索的,朱雄英就是跟着干了点活,虽然也做了点记录,但全都是张希孟和他师父夏知凤指点的。
就凭这点功劳,也能被吹上天?
那样一来,岂不是遍地都是神童了?
咱大明皇室,老朱家的人,不能带头干这种混蛋的事情。
不过朱元璋倒是对孙子很满意,他勉励朱雄英,在这条路走下去。等什么时候,真正解决了难题,做出了贡献,那时候才算有所成就。
朱雄英自然很认同皇祖父的教诲。
小家伙乖得不得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牵着朱雄英的手,去了徐达家里。
就在徐达的府上,燕王妃徐妙云还继续住着,而且她刚刚给朱元璋添了一个孙子,也就是朱高炽。
朱雄英出生很早,甚至比几个小叔叔还大,所以他的字辈没有来得及确定,只能这么叫了。
但是到了朱高炽这裏,终于进入了元素周期表的时代。
朱高炽是火字旁,下一辈就是土,然后是金,水,木……总而言之,是要生生不息,一直传承下去了。
作为朱棣的长子,徐达的外孙,朱高炽这个小子受到的关注非常高,甚至连张承天都格外喜欢他。
胖嘟嘟的,太招人稀罕了。
许是同为胖子,惺惺相惜,张承天每次过来,都会给朱高炽带礼物,还会抱着小家伙玩,连徐达都不得不承认,张承天这家伙,对自己这个外孙,还是真不错。
除了张承天之外,夏知凤也会过来,她主要是看看徐妙云……说来惭愧,朱棣在西域督兵,徐妙云怀着孩子,没法动身,现在生了孩子,也过不去……至于夏知凤,她现在也是事情一堆,张庶宁又在龙场办学。
说起来真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她们凑在一起,倒也有不少话。
老朱今天过来,先是抱了一会儿朱高炽,逗了小家伙一会儿,就放着他睡觉了,才几个月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简直无忧无虑到了极点。
朱元璋看了半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悄悄退出来,朱元璋就对徐达道:“怎么样,咱想给你的女婿加点担子!”
徐达一怔,忙道:“燕王殿下的担子已经不轻了,上位还要?”
其实徐达的意思,你还怎么加啊?他都是藩王了,有自己的封地,兵马。难道还能更高陞一步,让他当储君吗?
你会废了朱标?
咱别开玩笑啊!
哪知道朱元璋微微一笑,“咱这些日子看倭国的消息,发现他们有个征夷大将军,这个安排很有意思。”
“征夷大将军?就是架空国主的幕府?”
朱元璋微微点头,笑道:“放在大明,肯定不是这样了……咱想以老四的勇武智谋,替大明征讨蛮夷,一统宇内。然后让老大守家,看住咱们的基业,你说如何?”
徐达怔了怔,连忙道:“上位这么安排,自然是好的,只不过他这个征夷大将军,要征哪个夷啊?”
朱元璋眨了眨眼睛,毫无疑问,这事要问张希孟了。
就这样,张希孟也被叫了过来,听完老朱的设想,张希孟笑了。
“主公,这要找蛮夷,那可太多了……但是臣以为并非每一次的蛮夷,都需要讨伐。”
老朱笑道:“请你过来,不就是讨论这事吗!总不能大明之外,举世皆敌吧?”
张希孟一笑,“主公圣明……这些年的开拓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弄清楚了,那些僻远的大陆,远离文明,发展程度太低,基本上刀耕火种,还有许多使用石器,非常落后。对大明也没有什么威胁。针对这些地方,我们应该采取怀柔的措施,武力为辅,循序渐进,把他们纳入华夏文明体系当中,并不需要太过费心思。”
“真正需要提防征讨的,无非是这么几处……河中的帖木儿,他的势力快速膨胀,又挨着西域,必须征讨。其次就是奥斯曼,这个国家斗志昂扬,地盘很大,势力膨胀更快,不容小觑。其三,就是曼努埃尔提到的西欧,虽然他们也十分落后,但是不断的征战,让他们拥有很强大的武力,不容小觑。”
老朱听完,略沉吟,就大笑道:“按照先生这么说,放眼向西,除了拂林国,其实都可以算作蛮夷了?”
张希孟微微点头,确实如此。